幼儿园:课程故事:让我和你一起长大.doc

幼儿园:课程故事:让我和你一起长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7 让我和你一起长大 ——记小班幼儿对金鱼的观察与分析 和平镇中心幼儿园 徐苗 一、活动背景: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喜爱大自然、热爱动植物,对动植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乐于自主探究和操作实验。且小班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愿意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基于此,我决定从植物角出发,让孩子们带一些长势明显且有观察性价值的动植物来园。第二天孩子们带来的竟然如出一辙,全都是金鱼。大家围在一起看着自己的金鱼,和同伴的金鱼对比着。 你一言我一语,根本停不下来,即使早锻炼的音乐响起了,他们仍沉浸在自己的金鱼世界,于是在早锻炼中我就及时调整了内容,让孩子们玩起了和小金鱼有关的游戏。 我的思考:支持好奇、抓住兴趣。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另外,教师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我的对策:在真做中,呈现孩子的学习实践。 针对这种种要求,我们可以以孩子感兴趣的金鱼为主线展开本次课程故事。 我们将从认识金鱼——饲养金鱼——探索金鱼进行。 二、活动过程 (一)小金鱼真好玩 “老师,我来说:金鱼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黑黑的和我们的眼睛差不多。” “金鱼有很多不一样的颜色。” “金鱼的尾巴像扇子。”…… 通过看看实物、图片,孩子们对金鱼的外形已有所了解,知道了金鱼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孩子们来画画金鱼。 学会了画金鱼后,我们又进入了下一阶段——养金鱼,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餐后游戏时,浩浩跑到我面前带着哭腔说:“老师,我少了一条鱼。”我问:“你之前有几条呢?”“我有三条的,现在只剩两条了。”浩浩对于金鱼的数量还是十分清楚的,我猜想应该是刚才小朋友在捞鱼的过程中,将他的鱼装在了别人的鱼缸里,于是我和他一起寻找。“是这条,这条是我的。”浩浩好像发现新大陆般大叫起来。我很好奇:“这么多鱼,你怎么知道这条是你的呢?”浩浩很自信的告诉我:“我认识它。”我将这条金鱼重新装回浩浩的鱼缸,他开心地靠在我的身上。 我的思考:数学的小作用。 从浩浩平时做作业以及拿点心中,可以看出他在数学认知上比较薄弱,物的数量与圆点、数字对应不起来,常常会出现拿三块饼干,他却会拿很多块,总之不怎么会手口一致的点数,但是在“小金鱼消失”这件事上,他却很清楚“多一条、少一条。”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既然运用到生活化的场景中,浩浩对数字比较敏感,那何不趁此机会来提高呢? 我的对策: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 浩浩对数金鱼较感兴趣,那我就给他一个平台,我故意寻求浩浩的帮助:“浩浩,你能帮老师数数我们这儿一共有多少条金鱼吗?”浩浩满口答应,并且认真的数起来,“1、2、3、4……”由于小金鱼游来游去,确实难熟了些,但是浩浩仍然坚持着。回教室后,我迁移到生活中:“浩浩,你看看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进来呢?”他立马跑到门口数起来,小手边数边点着。 (二)我的小金鱼死了 当天午睡起床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到小花园。这一看不得了,大家都尖叫起来:“金鱼死了。”妞妞第一个跑进教室:“老师,我的金鱼死掉了。”紧接着菲菲也来了:“老师,我的金鱼不动了。”看到大家如此伤心,我放下手中的活立马和他们一起加入观察中。果不其然,金鱼真的死了很多条。妞妞的小金鱼肚子鼓鼓的,一条彻底死掉了,菲菲的金鱼全部不动了。 “金鱼怎么会死呢?”“肯定是它吃的太饱了,肚子里装不下了。”“是杨陨辉弄得,他把金鱼捞出来,金鱼没水了就会死的。”“是我跑得太快了,金鱼被我转晕了。”“我不想让金鱼死。”“金鱼好可怜啊。”当我看到孩子们一个个伤心的模样时,很是心疼,但也看到了他们对“金鱼之死”的疑惑,立即意识到孩子们的这一疑惑非常有教育价值,因为金鱼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也是他们感兴趣比较喜欢的,顺应着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及兴趣,扩展孩子们的问题,于是我想: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们自己来思考、探究,自己来获得相关经验,来解决一些问题呢?作为教师要善于关注幼儿自发生成的问题,满足孩子的需要,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起点”, “兴趣点”是带领孩子们进行探索的引路石。 “小金鱼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个问题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确实有些难度了,我发动家长们参与其中。孩子、家长、教师三方联动,我们一起寻找小金鱼的死亡奥秘。 这几天我们的话题全都围绕着小金鱼,家长在家和孩子讨论,孩子来园和老师讨论,老师又利用各种渠道向家长汲取经验。通过三方面的合作学习,得出了以下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