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 PPT 课件 第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pptx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 PPT 课件 第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 ;第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目标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发展;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背景;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与兴起还得益于当时的心理卫生、心理测量和职业指导这三个领域的发展及推动。;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945年,美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成立 1954年美国心理学会在纽约召开长达9天的塞耶大会(Thayer Conference)。在此处添加第二个要点1969年,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学会正式成立。 1992年,美国中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成立了自己的组织——中学心理教师协会。 2000年3月,美国白宫首次召开有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会议。 在美国,学校心理学已逐渐发展为和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以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并列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四大职业心理学之一。 2016—2017学年,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已达111 278人,师生比为1∶455,但尚未达到推荐的1∶250的师生比要求。 ;德国和法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911年威廉·斯特恩(William Stern)提出“学校在完成教育任务时需要以心理学为支持” 1922年,德国第一位学校心理学家汉斯·莱梅曼( Hans Laemmermann) 开始着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曼海姆学校试验“促进班系统”,以诊断各年级课堂教学目标下儿童的适应水平。 法国教育部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三个方向:定向、干预与整合。定向即诊断、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人自主性等。 干预包括从学生入学开始的观察,对其以后的学习或行为问题提出建议,以及帮助教师学习如何对待特殊学生,或协助教师制订特殊学生教育计划。整合即在普通学校中对特殊学生进行“融合式教育”,帮助教师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使特殊学生尽快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日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日本开始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由高岛平三郎、松本孝次郎等人创刊的《儿童研究》。 1905年,日本儿童研究会创立。二战后,受???际和国内形势的影响,日本青少年心理发生急剧变化,政府于是在学校中增强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1949年,日本政府专门设置“中央青少年问题协会”,从而推动社会对青少年身心的关注。 1991年,在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第33次总会上,“学校心理学”这一专门用语被正式使用。会上,研究委员会还特别策划了一个关于学校心理学的研讨会,探讨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并确定以大学的教育心理学系、心理系作为培养基地。;日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993年,日本教育心理学会印发了一本名为《什么是学校心理学》的册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为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宗旨,日本教育心理学会提出了三层次的服务体系。第一层次:以全体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入学时的适应、学习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的辅导,解决一般的发展和学习指导问题。第二层次:以缺乏学习动力、拒绝上学、人际交往困难等学生为对象。第三层次:以长期拒绝上学、欺侮、学习障碍、行为不良等有特别需要的学生为对象。 在日本从事学校心理工作的,既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也有兼职的行政领导、中小学教师,还有大学教授。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群体类型:(1)心理咨询、教育中心的教育相谈员(即咨询员);(2)学校的生徒指导、教育相谈、生涯指导教师,特殊教育的教师或教导主任;(3)大学教师。这些学校心理工作者负责讲授学校心理学的有关课程,也有的亲自到学校教育现场中,与学校主管领导、教师、家长组成团队,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我国港澳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澳门发展相对落后,只在初中出现部分非专业的心理辅导。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澳门经济进入黄金期,而此时家庭和社会问题却不断增多,澳门教育暨青年局于是在1992年组建成立了“教育辅导暨特殊教育中心”,自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澳门开始广泛发展,并逐渐迈入正规化。 1951年至1962年,台湾利用美援计划,选派大专以上的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赴美进修,回来后协助推动各级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引入台湾教育界。 1960年3月,台湾教育部门指定华侨中学与台北第二女子中学进行心理辅导制度与实施方法的研究。 ;我国港澳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967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台湾中小学全面展开,通过开展“中等学校辅导工作实验计划”,聘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协助设计职业辅导计划,以及编印心理卫生丛书与职业辅导丛书等方式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