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告史(第二版)PPT课件 第二章 近代中国广告的发展.pptx

中外广告史(第二版)PPT课件 第二章 近代中国广告的发展.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广告的发展

近代中国广告的发展 目录 1 2 3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中华民国成立至30年代中期的广告 民国抗战和内战时期的广告 本章学习要点 1.晚清时期报纸广告对传统广告的突破及意义。 2.民国时期媒体广告的新发展。 3.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广告发展的基本情况。 1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时代背景 在1840-1911年的这段时期,世界和中国都经历了深刻变化:就世界范围而言,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转变;就国内范围而言,是统一的封建王朝走向最终覆灭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基本形成,各种矛盾,如民族与阶级、专制与立宪、维新与革命、官商与民商、洋货与国货、新媒与旧媒、 洋教与本土信仰等,相互交织,异常复杂。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一、社会巨变与民族意识觉醒 社会剧变 19世纪上半叶,正当清廷腐败、国势渐微之时,远在欧洲的英国却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市场一体化倾向呈现不可逆转之势。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清政府除了割地和赔款之外,还被迫开放一些沿海沿江城市。西方商船鱼贯而入,大量外国商品,如鸦片、洋布、火柴、棉纱等输入中国市场倾销,而对于中国传统出口的商品丝茶,外商或是通过买办到产地廉价收购,或是在通商口岸向华商压价收买,使得本来就很脆弱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受到了严重的排挤和冲击。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一、社会巨变与民族意识觉醒 社会剧变 后来,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更多的西方列强来华开商埠、设银行、 办工厂、开航运、采矿产、修铁路等。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与掠夺,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震荡,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加速走向解体,社会发展进入代价沉重而又艰难漫长的转型。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一、社会巨变与民族意识觉醒 民族意识觉醒 面对“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民族危机,“摆脱屈辱与苦难”成了时代所赋予中国人的元命题。为此,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提出了自己的救国主张或方案。 一些开明有识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人士,开始注意时风变化,提出学西方科学技术、强国御侮的主张,如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得到地主阶级中开明人士的响应。 一些民族工商业者则在“劝工重商论”“商纲论”“商战论”和“振兴商务论”等一系列抗争和自强的口号和理论下,大力兴办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和海外贸易,走实业救国之路,加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近代化步伐。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一、社会巨变与民族意识觉醒 民族意识觉醒 面对“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民族危机,“摆脱屈辱与苦难”成了时代所赋予中国人的元命题。为此,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提出了自己的救国主张或方案。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新派则主张变法,大力发展工商业,建立自己的工业,走西化的富国强兵之路,与洋人“分利”,乃至夺回“利源”“利权”。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排满”“倒满”成为人心所向。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重新思考救国之道,以三民主义为号召,提出推翻专制腐朽的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二、城市近代化与社会消费转型 城市变迁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推进了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历程。 随着一批军工和民用企业的出现, 诞生了一批为其提供原料的新型企业如煤矿、 铁矿等, 从而带动了新兴城市的出现。 城市的变迁使得那些传统的政治性城市的中心地位开始走向衰落,而新兴的经济中心城市尤其是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一跃成为城市网络的纽结点。如上海、天津、汉口、重庆等城市在19世纪中叶以前,均是规模不大的中小城市,但在开放后,凭借其自然地理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得到快速发展。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二、城市近代化与社会消费转型 城市变迁 据统计,1893全国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经有89个。 广大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新型的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工厂、铁路和轮船的勃兴有力地推动了这种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 1894年前,中国铁路总计才有447千米。甲午战争后,铁路得到快速的发展。1901年清末新政启动后,社会现代化进程猛然加速,交通救国论得到了朝野的认同,交通事业进步显著。至辛亥革命前夕,全国修筑铁路9292千米。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清末时期的广告 二、城市近代化与社会消费转型 社会消费转型 随着大量洋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