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PPT课件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pptx

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PPT课件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1995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 《数字化生存》一书中 描述了数字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冲击。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将人类带 入信息社会;;;;美国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 (IthieldeSolaPool) (见图7 1)在其著作 《自由的科技》中提出 “传播形 态融合”的概念,认为数字电子技术使各自特色鲜明 的媒介形态逐渐交叉,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态势,这 一想法成为 “媒介融合”一词的 “先驱”。;;;;1996年12月30日,美国 《商业周刊》首次提出 “新 经济”的概念。这里的新经济主要指数字经济,又称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 数字经济具有以下特征:以IT技术和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基础,在数字产 业化的同时产业数字化;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要素并改变经济结构;边际报酬递增;高利 润与高风险性并存;全球供应链一体化。;;;;;;“价值链”(valuechain)这一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 于1985年在 《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 种活动的组合”;;;;;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经济领域内出现了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原有产业边界逐渐模糊 甚至消失、新产业形态出现的现象,我们称之为 “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一个过程。技术融 合并不等于产业融合,只有经过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三个阶段,才能完成产业融合 的整个过程。 ;;;;;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对于摩托罗 拉的工程师们来说,建立铱星群的挑战是一次经典的 “技术拉锯战”——50多亿美元的代价 终于让他们在1998年将铱星首次投入使用。 手机的发展大大削减了市场对铱星服务的需求。铱星知道它的电话相对于手机来说太大了也太贵了,于是它不得不在手机服务无法到达的领域内谋求发展。由于有了这一限制,铱星把 它的市场目标锁定在跨国商务人士身上,因为他们经常会去手机服???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区。这 一市场计划的制订是在手机兴起之前,铱星也从未把服务目标从这些高端人士身上移开过。 简言之,铱星的市场目标只是一小部分人——商务旅行者,可他们的要求却日益被服务优越得多的手机满足。;;;;VHS制式的胜利说明在许多信息产品中赢家通吃。一旦某一系统获得了初始的市场份额 的优势,就存在一种趋势使这一优势随着时间流逝更为明显。消费者不希望购买那些 软件不足或买不到硬件的产品。特别是在追随潮流效应的早期阶段,消费者 (和软件生产者) 对市场份额的预期是重要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消费者观察到市场份额的趋势并选 择了 VHS,因为他们想站在胜利者一边以保护他们的投资。;;;;;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