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进中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细节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手法。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难点:   l、对话描写人物为重点。   2、欣赏讽刺艺术为难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封建社会,要改变个人命运,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看家考试,凭“四书五经”才能敲开仕途的大门。可惜有人中举了,却疯了,他就是范进。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感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简介作者与《儒林外史》(课件3)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第一部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是一个广东的老童生,从20岁开始应考,考了20多次,可谓屡试屡败,但他屡败屡试,终于在54岁那年得到学官周进的赏识,考中了秀才,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时间)   2、范进中举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中举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中举前:①范进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②范乡想参加科考,向丈人借   盘缠,遭到拒绝和辱骂。   中举后:①喜极而疯;②胡屠户治疯;③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3、复述故事情节。   4、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课件3)   胡屠户:见课件   嫌贫爱富、视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   众乡邻:中举前:无人过问   中举后:寻范进、劝老太太、拿鸡蛋酒米、送鸡、出主意、招待官差、抹胸口、捶背心、洗脸、贴药膏、捡破鞋   嫌贫爱富、冷漠势利。   张乡绅:拉关系;送贺礼;送房产。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   四、深入探究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屡试不第,事发突然。无法承受,喜极而疯。   范进中举后发疯说明了什么?   热衷科举,醉心功名。科举制度,害人不浅。   2、议一议:主题是什么?   小说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着重刻画了范进疯癫的丑态和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以及在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   五、分析艺术特点:   1、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2、采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清醒过来,这是根据现实生活用夸张的手法虚构出来的,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此外,文中“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些夸张的描写,反映了胡屠户前后态度变化的巨大。   3、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如范进向胡屠户赠送银子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段细节描写生动地揭示了胡屠户虚伪势利、爱财如命的本性。   五、布置作业:   1、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2、完成《综合练习》1--10题。   相关知识   第7课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2.学习小说的讽刺艺术手法。   3.认清封建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讽刺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讽刺艺术的欣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后人称它为封建社会的一面照妖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它为清代讽刺小说的“绝响”,它就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笔下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儒林外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小说的精彩章节《范进中举》。透过范进中举,看清18世纪中国社会的众生相,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写作背景简介。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的一百余年,史称“康乾盛世”,《儒林外史》就创作于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科举制度如日中天,八股习尚弥漫社会。封建统治者以功名利禄为诱饵,吸引知识分子走向八股死胡同,两耳不闻天下事,一生只为科举活。  

文档评论(0)

hkhx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