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领风骚学古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课例
教材分析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故事情节完整、有趣。
本文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能初步感悟小古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教学流程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谈话导入--温故知新;初读课文--读通读顺;再读课文--读懂意思;三读课文,读出味道;回顾学法--拓展延伸。
本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韵味。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美读-熟读-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之,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读”领风骚,读中解,读中品,最后熟读成诵,既使学生读懂了课文,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温故知新
1、聚焦人物姓氏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司”是本节课第一个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它是半包围结构。大家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同学们,司马光的名字里藏着一个秘密,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答)
欧阳、公孙、上官、尉迟、端木……
每个姓氏背后都有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百家姓》,探寻中华姓氏之源。
2、聚焦人物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就很有名,主要是因为他做了一件事?什么事?
(生答)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谁来讲一讲?
(生讲故事)
讲得真好!这个故事伴随着老师,也伴随着你们长大,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写这个故事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司马光,走进他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生跟读)回想老师刚才的带读,自己试着借助文中的拼音把小古文读通读顺。
(生自由读)
有没有容易读错、难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
预设:1、“登”的右上角是两撇一捺,不能写错了。
2、“瓮”和“迸”都是后鼻音,不能读成前鼻音。
(出示瓮的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瓮的样子。
结合文中插图和注释,讲讲“水迸”的意思。
谁能把这则小古文读一读?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要读得声断气连。(生读,师评价)
三、再读课文,读懂意思
文章读通顺了,课文意思你能读懂吗?请同学们借助课后注释默读思考,不明白的地方先记录下来,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
(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预设:1、我不明白“众皆弃去”的意思。
弃,丢下。大家都丢下那个落水的小孩跑开了。
2、“光持石击瓮破之”是什么意思?
(1)司马光举起一块大石头向大缸扔去,缸破了。
(2)不是扔,是砸。扔的力度不够,只有砸才能把缸砸破。
老师这儿有个问题,“群儿戏于庭”,什么叫“戏于庭”?
生:在庭院里玩耍。
大家发现没有,这一句的句式很有意思,“在庭院里玩耍”不说“于庭戏”,却说“戏于庭”。其实古文里有很多说法是和我们现在不一样的。“在园子里玩耍”用古文该怎么说呀?
生:戏于园。
一群小孩儿在树林里玩耍呢?
生:群儿戏于林。
一个老人在小溪边钓鱼呢?
生:一叟钓于溪。
有以上可见,除了句式有变化,你还发现了小古文什么特点?
生:语言简练。
这就是小古文言简义丰的特点。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习作:写日记(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docx
- 1.观潮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docx
- 3.现代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docx
- 两位数减—位数(不退位)、整十数(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ptx
-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ptx
- 加减混合运算(带小括号)(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ptx
- 用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解决问题(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ptx
- 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ptx
- 找规律(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1).pptx
- 找规律(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ptx
- 14《刷子李》(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docx
- 一年级行为习惯养成记 (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pptx
- Module 1 Unit 2 Listen and hear(教案)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一年级下册1.docx
- Module 3 Unit 7 Seeing a film Period 1(课件)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六年级上册.pptx
- 1《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课件)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pptx
- 太阳出来了(课件)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pptx
- 口语交际:转述(课件)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pptx
- 观察一颗植物(课件)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pptx
- Module 2 Unit 4 Grandparents(课件)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五年级上册.pptx
- Module 3 Unit 7 At the beach (课件)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五年级上册.pptx
最近下载
-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pdf VIP
- 《牙外伤》课件.ppt VIP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TOP modular 24V 20A, 40A SITOP modular 24V 20A, 40A使用手册.pdf
- 20《肥皂泡》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df
- 飞思卡尔汇编指令集.pdf
- 2025年考研政治真题含参考答案-仿真模拟现场正式考试排版.pdf VIP
- 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一株耐盐碱黑曲霉及其作为解磷真菌的应用和在促进盐碱地玉米生长中的应用.pdf VIP
- ps入门基础全部课程.pptx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 中英文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