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学教学大纲.docVIP

社会福利学教学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福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1072 课程名称:社会福利学 英文名称:Science of Social Welfare 开课学期:4 学时/学分:48/3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开课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选用教材:景天魁等:《福利社会学》 主要参考书: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考夫曼:《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陈银娥:《社会福利》;范斌:《社会福利学》。 一、课程简介 社会福利学是一门必修课,授课对象为哲学社会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二学生。课程为3学分,共计48学时。 社会福利学以社会福利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所属专业情况,选取社会福利众多研究维度中的社会学维度为重点,通过授课,力图使学生首先在整体上把握社会福利不同层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而以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为工具,深入细致地剖析福利与社会的关系。据此目标,社会福利学的授课内容包括社会福利需求与社会群体、社会福利供给与社会组织、社会福利与社会分层、社会福利与社会运动、社会福利与社区建设等。 Science of Social Welfar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directed toward second-year students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major in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with 3 credits and 48 class hours. Science of Social Welfare takes social welfare as its object of stud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sociological dimension is stressed among various research dimensions in social welfare. It aims at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first, it should give students a general view of concept of social welfare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its range of research; then 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ociology as a tool, it will lead the students to analysis of relation between welfare and society. Therefore, the following content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course: demands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groups, provision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welfare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so on.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必修课。课程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点:首先,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包含的领域;其次,在社会福利的众多研究视角中,以社会学的理论及方法为切入点,探讨福利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授课,首先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社会福利不同层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而以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为工具,深入细致地剖析福利与社会的关系。 四、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福利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社会福利需求与社会群体、社会福利供给与社会组织、社会福利与社会分层、社会福利与社会运动、社会福利与社区建设等。 2.教学内容 社会福利的概念及相关领域:2学时 中外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6学时 社会福利体制:4学时 社会福利需求与社会群体:4学时 社会福利供给与社会组织:4学时 社会福利与社会分层:4学时 社会福利与社会运动:4学时 社会福利与文化建设:4学时 社会福利与社区建设:4学时 社会福利指标:4学时 中国社会福利的路径选择:4学时 贯穿总结与课程答疑:4学时 五、考核 1、考核要求 了解:社会福利的多种研究视角 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及发展演变的历程。 掌握:福利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社会福利与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运动等的关系。 2.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