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案例课:2005年苏丹红事件75%明确事件的主体责任100%50%案例学习简介主要事件2005年2月全球性的非法添加苏丹红事件。本案例以时间为主轴,再现了该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确定事件的解决方案揭示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技术管理和食品安全社会管理责任的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性问题25%案例学习目标简介学习目标通过本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全面认识非法添加物-苏丹红的危害。掌握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企业食品原料供应链风险与风险管理、食品信息追溯信息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学会定位分析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制定并执行危害解决措施,合理处置食品安全应急事件。意义分析企业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管理、监管部门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和社会构建风险交流系统的重要性。案例准备工作(1)食品添加剂的概念、特征及主要作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的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规定,如种类、使用标准、应用范围等;(2)苏丹红的物理性质、化学结构式、与体内物质的相互作用、危险性评估及检测方法;(3)食品分析中苏丹红样品的采样原则及实施要求;(4)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规定;(5)我国食品企业HACCP的原理、实施步骤,以及产品质量追溯体系;(6)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供应链的主要环节以及可能引发的危机;(7)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政府职责划分,及相应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8)我国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区别;(9)我国关于违法添加非食品添加剂的处罚规定及消费者权益维护。苏丹红食品被查封Sudan Red Food was seized添加标题文本ENTER THE TITLE HERE问题产品被查封PART 03事件概述事件原因调查案例启示PART 04事件后果及分析PART 02PART 01PART ONE1事件概述Research status检出英国首次发现再发现中国紧急调查01 事件概述01 事件概述2005年2-3月,北京市有关部门从著名快餐公司的辣椒酱产品中检出“苏丹红一号”,并确认苏丹红来自广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并把调查重点转向国内原料。3日后,英国食品标准局又在另外63种产品中发现 “苏丹红一号”,使受影响的食品种类达到近400多种。2005年2月23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量监督和技术监督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管,并对食品中使用 “苏丹一号”的情况展开清查。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首次向公众发出警告称某食品公司生产的部分“伍斯特调料‘’中含有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这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品召回事件。1423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苏丹红事件”到此尘埃落定2005年4月9日,经查实,广州某食品有限公司一直使用“苏丹红一号”含量高达98%的工业色素“油溶黄”生产辣椒红一号食品添加剂,该食品添加剂正是此次“苏丹红事件”的源头。该公司的两个主要涉案人员于4月9日被公安部门刑拘。添结果题相关法律法规01 事件概述2005年4月6日,依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在某著名快餐公司调料中检出的苏丹红一号均可追溯至广州某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工业原料违法假冒成食品色素,销售给河南驻马店某调味品有限公司用于辣椒粉加工;再经过安徽某有限公司进行包装后,卖给国内某产品供应商公司,从而发生了苏丹红事件。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禁止苏丹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部提醒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应严格遵守法规标准,不得将苏丹红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如发现将依法严厉处罚。天然辣椒油与加入苏丹红的辣椒粉的区别PART TWO2事件原因调查Research status02 事件原因调查英国食品标准局率先发出预警,随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量监督和技术监督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管,彻查此次事件原由。2005年3月16日,著名快餐公司A查明,含 “苏丹红一号”成分的调料来自国内产品供应商C公司提供的两批红辣椒粉。2005年3月17日,著名快餐公司A品控人员在进一步追查苏丹红时发现,国内产品供应商C公司提供的含苏丹红的辣椒粉曾经在2005年1月12日用于部分香辣鸡翅、香辣鸡腿汉堡和劲爆鸡米花的调料中。2005年3月18日,政府有关部门的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中,从著名快餐公司A所属北京市朝阳区某餐厅内抽取的原料“辣腌泡粉”中检出“苏丹红一号”。责令全市餐厅立即停止销售上述食品,待其调整配方并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PART THERE3事件结果及分析Research status事件分析(分析要点)032005年3月23日,著名快餐公司A产品新调料经过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确认不含苏丹红,随即北京恢复了香辣鸡腿汉堡、香辣鸡翅、劲爆鸡米花三种产品的销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案例一 酸汤子中毒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2-案例二 福寿螺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3-案例三 肉毒梭菌污染奶粉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4-案例四 牛奶黄曲霉毒素M1污染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5-案例五 香肠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6-案例六 婴幼儿乳粉阪崎肠杆菌污染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7-案例七 校园餐大肠杆菌感染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8-案例八 沙门氏菌系列污染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9-案例九 饮水砷化物导致黑脚病事件.pptx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10-案例十 聚氯乙烯(PVC)保鲜膜中的塑化剂问题.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