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诵读诸子散文,了解文化背景.pptx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诵读诸子散文,了解文化背景.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诵读诸子散文,了解文化背景——诸子文研读交流专题(活动一)必修下第一单元第1课时教学课件活动目标:1.查阅资料,了解并交流孔子与《论语》、孟子与《孟子》、庄子与《庄子》相关知识,完成梳理归纳。2.正确流利诵读三篇诸子散文。诵读诸子散文,了解文化背景活动1 三篇诸子选文的文意疏通 活动2 诸子文研读交流微专题1 从选文探究孔子、孟子、庄子的思想 活动3 探究交流三篇选文的说理特色活动4活动5 两篇史传文的阅读疏通“透视典籍,追索文明”交流会单元任务 两篇史传文中的“史实”与“史观” 史传文研读交流活动6微专题2 比较两篇史传文的叙事艺术活动7 讨论典籍的当代价值 阐述阅读思考微专题3活动8 文言词的积累 文言实词的归纳积累微专题4活动9专题活动路径孔子与《论语》典籍相关知识梳理展示典籍相关知识梳理课中活动课前活动孟子与《孟子》梳理展示点评庄子与《庄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诸子选文诵读练习《齐桓晋文之事》诸子选文诵读展示《庖丁解牛》诵读点评活动步骤课前任务一典籍相关知识梳理 阅读经典文章,需要知人论世;如果是典籍中的选文,则还需要对典籍的概况有基本的了解。你能够用一种简括的方式将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给别人吗?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并梳理孔子与《论语》、孟子与《孟子》、庄子与《庄子》的相关知识,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等形式进行有条理的归纳,准备跟同学分享交流。思想核心文化贡献基本情况生平概况文化人物:内容提示核心内容 艺术特点流传影响概况主题思想文化典籍:活动过程课前任务二诵读三篇经典选文(或选段)1.正确、流畅诵读本单元三篇诸子文章。2.准备好全班的诵读展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选段《庖丁解牛》要点提示语气语调诵读流畅读准字音断句正确活动过程课中任务一文学常识梳理展示就课前了解并梳理的孔子与《论语》、孟子与《孟子》、庄子与《庄子》相关知识,进行分组展示,向同学们介绍。请其他同学根据评价量表的维度进行评分。历史文化人物:思想核心文化贡献基本情况生平概况内容提示核心内容 艺术特点流传影响概况主题思想文化典籍:活动过程准备评价量表组别/代表名内容内容清楚、简明(30分)要点较全面(20分)内容正确(20分)讲解流畅(20分)其他(10分)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活动过程展示交流孔子与《论语》孟子与《孟子》庄子与《庄子》活动过程孔子介绍评价点拨哲学贡献创立儒家思想活动过程《论语》介绍评价点拨活动过程 孟子介绍评价点拨活动过程《孟子》介绍评价点拨活动过程 庄子介绍评价点拨活动过程《庄子》介绍评价点拨活动过程孔子、孟子、庄子生活年代对比孟子生活年代延申点拨前479前372前289前551前403前369前286孔子生活年代庄子生活年代战国春秋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社会背景: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活动过程课中任务二诵读三篇经典选文(或选段)1.小组抽签确定展示文段。2.组内准备五分钟。3.诵读展示,其他同学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分及记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选段《庖丁解牛》要点提示语气语调诵读流畅读准字音断句正确活动过程评价量表组别/代表名诵读内容读准字音(25分)断句正确(25分)语气语调(25分)诵读流畅(25分)其他(10分)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活动过程展示交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活动过程yí yúxiàngkēngguànsìzhuànkuì wúmù r?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字音评价点拨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冠者喟然俟 撰莫春毋 冉千乘之国 端章甫 fǔ shèng活动过程xī sh?nlúnj?n读出人物语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语句评价点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循循善诱慨叹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反问表肯定意“唯求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反问表肯定意活动过程《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字音评价点拨觳觫 便嬖 放辟畜妻子庠序 孝悌 颁白褊小邪侈 则王矣 胡龁 彼恶知之 忖度pián bìpìhú sùxùtìbānxiángbiǎnhéwàngchǐ wūcǔn duó活动过程《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句子据意断句评价点拨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故/王之不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