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子恺送考阅读答案
【篇一:丰子恺送考教案】
p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2 、领会作者在《送考》一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3 、了解丰子恺的人生态度和为文态度。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新课导入:介绍丰子恺生平:
1898 年11 月9 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
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
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
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 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
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
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
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
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
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
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 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 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 《美育》杂志。创办了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
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 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 年11 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 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文革中遭迫害,1975 年逝世。
文本研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并说说你认为本文着重表现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送考》,请同学先默读课文并思考
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
(5 分钟阅读、思考,可以同桌讨论)
设想:文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场景,分别是:
1 、村民与自然奋斗,学生们只顾埋头读书
2 、考试之前气氛紧张
3 、等候消息焦虑不安,放榜如同晴天霹雳
4 、连夜启程来杭入学
二、探讨文章的主要思想
1 .这四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最多的第一个场景。其中出现的人物
是我、村民和一群学生。这村民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有什么不同?我
是如何看这一现象的呢?(学生散读并体会)
设想:
村民:“运河两岸,水车同体操队伍一般排列着,咿哑之声不绝于耳。
村中农夫全体出席踏水??有的车上,连老妇人、老太婆和十二三岁
的孩子也都出席。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人与自然的奋斗!”
——村民关心的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
学生们:“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
学指导》、 《初中入学试题汇观》等书中。??但他们的眼向两岸看
了一看,就回到书上,依旧埋头在书中。后来却提出种种问题来考
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
——旱灾是发生在浙西一带,那儿本是江南水乡,但现在那儿都发
生旱灾了,说明情况的严重,但学生对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
都漠不关心,所学的知识都是和生活毫无关联的。
“我恼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上吸烟。”
——“笑”表明了作者对学生们不关心生活,只知读些无用的书的无
奈。
——他们关心的事情各有不同,这些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
体现的。
2 .文章的另外三个场景主要是以写学生为主的,我们再用这样的方
法一起来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场景中的学生的。
(他们关心的事情各有不同,这些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体
现的。)
(可分四人小组讨论,但每个同学可以针对自己最有感触的片段来
讨论)
考试前:“乘进火车,他们又拿出书来看;到了旅馆里,他们有拿
出书来看。??我五点钟就被他们吵醒??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
容满面的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 ——考试
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看到这些觉得他们很可怜。考试后:
“到了傍晚,许多孩子活泼地回来??有的脸上表示满足,有的脸上表
示失望。”
——孩子们的天性还是很活泼的,但考试对他们的心理的影响太大。
“从考毕到发表的几天之内,投考者之间的空气非常沉闷。有几个女
生简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他们的胡思梦想在谈话中反反复复
地吐露出来。??但从他们的屈指计算发表日期的态度上,可以窥知
他们并不绝望。??然而有时他们忽然觉得这太近于梦想,问过了‘发
表还有几天’之后,立刻接一句‘不关我的事’。” ——这些孩子已经被
考试折磨得失去了童真,他们此时的心理已被扭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