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常见病和慢性病 课件.pptVIP

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常见病和慢性病 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龋、失、补牙只数(DMFT): DMFT构成= *100% 4. 反映口腔健康状态的指标 幼儿:5岁乳牙无龋率 学龄儿童少年:12岁恒牙龋均 龋(失或补)牙只数 龋失补牙总只数 反映龋齿治疗情况 (二)流行情况: 我国儿童少年中有相当部分龋齿未得到治疗。及时矫治龋齿将成为我国学校口腔防治工作的重点。 无论龋患率或龋均,乳牙龋都明显高于恒牙龋。因此,防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人群上。 1.乳牙龋病: 2.年轻恒牙龋病: 乳龋、恒龋发病特点比较 指标 乳龋 恒龋 龋患率 高、上升迅速 低、上升缓慢 龋均 高 低 发展速度 快 慢 严重程度 深龋多,严重 深龋少 自觉症状 不敏感 敏感 (三)致病因素----New-Brum“四联因素论” 细菌和菌斑: 细菌: 变形链球菌(主要致龋菌),放线菌(根面龋),乳酸杆菌(深龋)。 菌斑: 定义:牙菌斑是紧密附着在牙面上的一种稠密、不定形、非钙化的细菌团块。 特点:附着紧、不易清除。 菌斑是致病菌的生存环境。控制菌斑是防龋的重要环节。 宿主(全身和局部):抗龋力、牙齿、唾液、营养、全身状况等。 时间: 平均需18个月。 在牙釉质表面的成熟过程中易患龋。 ?食物: 作用:细菌代谢的能源、产酸、诱发聚集 。 致龋食物: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糖的种类、进食时间、频率、方式的影响 。 防龋食物:粗糙或纤维性的食物。 (四)儿童系统防龋法: 定期检查、早期诊断 控制牙菌斑 机械法:消除菌斑 化学法 免疫法 讲究饮食卫生,增强宿主抗龋力 氟化物防龋 窝沟封闭法 讲究饮食卫生 健全学校口腔疾病防治网 抑制、杀灭菌斑中的致龋菌 控制牙菌斑 机械法: 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 学会正确刷牙: 时间:“三个三”,睡前,两次。 动作:竖刷,充分漱口,清洁舌面。 牙刷的保健:适宜、通风。 化学法:洗必泰(氯己定) 广谱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最敏感。 与氟化物共同有叠加效果。 免疫法: 讲究饮食卫生,增强宿主抗龋力 氟化物防龋: 全身加氟(饮水、食品、氟片)。 局部加氟(0.2%氟化钠溶液漱口、含氟牙膏刷牙)。 窝沟封闭: WHO推荐的重要防龋措施,儿童防龋最有效方法之一。 材料、部位、时间 合理营养: 少甜、蛋白质充足,适量摄入脂肪。富钙和V-D的食物,富纤维食物、含氟食物。 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龋力。 第三节 营养不良 在此专指热量-蛋白质营养不良(PEM) 主要表现:生长迟缓(stunting)和消瘦(wasting) 危害:影响体格发育、认知发育,环境适应性差等 流行情况:自学 影响因素:膳食摄入不足,不良饮食习惯,疾病,心理因素,早期生长潜力未充分发挥。 筛查和诊断:见后 防治:自学 儿童营养不良筛查标准 一是WHO(2007)“儿童生长标准” 二是我国GB/T学校卫生标准(见书138页表) 原理:按年龄别身高筛查生长迟缓,按BMI筛查消瘦,用LMS法进行曲线拟合、平滑。 筛查提供线索后,尚需结合病史询问、目测和实验室检查来真正确诊营养不良。 第四节 缺铁性贫血 Iron-deficientanemia 儿童少年贫血患者90%以上属缺铁性贫血 危害:影响生长发育、体能、学习能力、疾病抵抗力 易感人群:儿童少年、婴儿、孕妇、老年人 流行情况:自学 影响因素:需求增加,摄入减少,丢失增多 筛查和诊断: WHO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筛查贫血, 结合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综合判断缺铁性贫血和分期。 防治:自学(结合影响因素) 第五节 肠道蠕虫感染 Helminth Infection 学龄儿童中以蛔虫和蛲虫感染最常见,感染率最高。 蛔虫感染的严重程度用感染度来评价,即指每克粪便中所含蛔虫卵数。 蛔虫的防治:可从预防感染和驱蛔两方面着手,改善卫生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化学药物驱虫治疗。 蛲虫的防治:消除传染源、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清洁肛门。 第六节 脊柱弯曲异常 Vertebral column defects 分为习惯性(姿势性)和固定性(器质性),儿童少年大多属姿势性。 主要表现有脊柱侧弯、后凸(驼背)、前凸、平背(直背)等。 影响因素:习惯性姿势不良,桌椅高矮不适合,体力活动缺乏,营养和体质因素 筛查诊断:脊柱侧弯、脊柱前后弯曲 防治: 第九章 儿童少年慢性病预防控制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ldr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