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部编教材第 6课《比尾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3,培养表达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表达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给农老师打了个电话说它们今天要举行一场 有 趣的比赛,想邀请同学们做裁判呢!你们想去做裁判吗?(想)那就跟着农 老师 出发吧!看,小动物们早做好了准备,连横幅都拉好了,它们要举行的比 赛是:比 尾巴。(出示带拼音的课题: 《比尾巴》) 二、复习生字 同学们,狮子大王说想当裁判呀,得有真本领 !它要考考你们,只有通过 了 它的考验才能做裁判。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狮子大王的考验呢?(出示 生字 词齐读两遍) 三、认识参赛选手 1/4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同学们可真厉害,全部都通过了狮子大王的考验。现在我们赶紧各就各 位, 坐到裁判席上吧。究竟有哪些小动物要参加比尾巴大赛呢?请同学们翻开 课本 82 页认真读一读并在文中把参加比赛的选手用铅笔圈出来。现在我们就一 起隆重地 请出它们吧! 生: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师:大家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找到了。 四、认识比赛项目,朗读问答句 (一)学习问句 1.狮子大王给我们列出了六个比赛项目,要求各位裁判认真读一读。 (课件出示6六个问句) 师:小朋友们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一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 师:哦,这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这种有问号的句子,我们把它 叫 做问句,它提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疑问语气。 2 .指导朗读 (二)学习答句 1.比赛开始了,请小裁判们给这些小动物们评评尾巴吧。 2 .第一场比赛(师示范加动作表演读) 3•第二场比赛 (学生自由发挥加动作表演读,让表演得好的同学做示范,全 班 模仿) 五、朗读擂台赛 现在我们都知道比赛结果了,只有狮子大王还不知道,你们愿意把比赛结 果 2/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告诉狮子大王吗? 男生当狮子王,女生当裁判;一、二大组当狮子大王,三、四大组当小裁 判。 (加动作朗读) 六、拓展延伸 狮子大王说同学们表演得真棒!它还想考考你们,如果同学们通过了考 验, 它会有神秘大礼送给你们,你们愿意接受考验吗? 第一关:我问你答 ①谁的尾巴最好看? __的尾巴最好看。 ②谁的样子最可爱? —的样子最可爱。 第二关:看图片背一背 第三关:说话比比看 出示燕子和大象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仿照课文说一说。 ①谁的尾巴像剪刀? —的尾巴像― o ②谁的耳朵像扇子? 一的耳朵像— O 七、欣赏动画歌曲《比尾巴》 同学们可真棒,通过了狮子大王的考验。狮子大王为了奖励同学们,它让 参 加比赛的小动物们准备了一曲歌舞送给同学们,快来欣赏吧 !(提醒学生边 看字 幕边跟着打节拍 ) 3/4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