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宗族类诗歌的文献调查
简单地说,收集一系列家庭诗歌和姓氏作品,在传统书目中被称为“家族起源”和“家族收藏”。它起源于唐朝, 发展于宋、明, 到清代真正进入成熟阶段, 而其流风余韵则一直绵延至民国时期。
通过对各种文献书目、地方史志和全国各大图书馆的调查摸排, 目前已知历史上出现过的宗族类贵州诗歌总集约十余种。其中不乏散见于省外多地的孤本和珍本, 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根据不同的命名方式, 可以将宗族类贵州诗歌总集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一、 黎元宗书《黎氏家集》
此类以“家集”命名的总集着眼于整个家族所有成员的全部作品, 但由于编者编纂宗旨的不同, 其中也存在着“选”的成分, 又由于作者创作实绩的不同, 选源从一二篇章到若干别集不等, 因此总集中的各家作品数量差异较大。
黎庶昌辑《黎氏家集》是一部典型的丛刻性质的总集, 有总目, 无总序, 主要收录清代遵义黎氏四世、十二家 (含存目在内) 的诗、文、词集, 另外还附录了四位清代贵州文人、高僧的著述。
据《黎氏家集》总目记载, 该书共有小集三十六种、一百二十八卷, 包括正集三十一种、一百二十二卷, 附集五种、六卷。在正集之中, 标注“未刊”“别刊”而存目的著述居多, 实际收录的仅有十二种、三十六卷。具体情况如下:
黎恺《石头山人遗稿》一卷
黎庶昌《丁亥入都纪程》二卷
附录
章永康《瑟庐遗诗》一卷
丈雪通醉《丈雪和尚语录》一卷
存目
黎尹融《家稿汇存》一卷
黎庶昌《沙滩黎氏家谱》一卷、《孔诂》二卷、《拙尊园丛稿》五卷、《全黔国故颂》二十四卷、《续古文辞类纂》二十八卷、《使东奏议》二卷、《使东文牍》二卷、《西洋杂志》八卷、《拙尊园画存录》一卷、《牂牁故事》四卷
黎汝贞《干生诗存》一卷
黎尹融妻蹇庄《妃蘅楼诗》一卷、《黎氏乡会试朱卷汇存》一卷
明万历初年, 黎朝邦率子孙从四川广安迁入贵州龙里卫, 十九年后迁往遵义沙滩定居, 子孙后代以耕读为业, 诗礼传家。从编者黎庶昌祖父黎安理起, 黎氏一门逐渐显贵, 在科举仕途、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均有建树。陈田曾评价说:“黎氏号多材, 长山[黎安理]开先, 雪楼[黎恂]涵蕴之, 而世愈昌, 子孙彬蔚, 人各有集, 称为‘西南名家’。”
入黔第七世黎安理, 清乾隆四十四年己亥 (1779) 举人, 嘉庆十三年戊辰 (1808) 以大挑二等选黎平府永从县 (今从江) 训导, 十八年癸酉 (1813) 改山东长山 (今邹平) 知县, 后因病去职, 以授徒为业。子黎恂, 嘉庆十五年庚午 (1810) 举人, 十九年甲戌 (1814) 进士, 官浙江桐乡知县, 云南平彝 (今富源) 、姚州 (今姚安) 、巧家厅等地知县、知州、同知。黎恂弟黎恺, 道光五年乙酉 (1825) 举人, 十五年乙未 (1835) 大挑二等以教职用, 历任印江县学、大定府学、开州 (今开阳) 儒学训导。黎恂子黎兆勋, 《黔诗纪略》《上里诗系》的编者之一;黎兆熙, 道光国子生;黎兆祺, 府学附生, 以军功赏知府。黎恺子黎庶焘, 咸丰元年辛亥 (1851) 举人, 曾任遵义湘川、育才、培英三书院讲席;黎庶蕃, 咸丰二年壬子 (1852) 举人, 以军功保知州, 候补两淮盐运大使;编者黎庶昌, 廪贡生, 因上“万言书”得赏知县衔, 分发江南大营委用, 入曾国藩幕, 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大弟子”
清光绪十三年丁亥 (1887) , 黎庶昌再次出任驻日公使。次年, 在东京使署开编《黎氏家集》。由于书目数量巨大, 刊刻时间从光绪十四年戊子 (1888) 一直持续到十五年己丑 (1889) , 而其中各集的刊刻顺序并未遵循特定规律。在体例安排上, 该书以黎氏著述居于前, 旁姓著述居于后;在黎氏著述中, 又以长者著述居于前, 晚辈著述居于后, 男性著述居于前, 女性著述居于后。
《黎氏家集》以遵义黎氏的大量著述作为材料来源, “选”的成分颇为浓重, 这主要就正文部分的选人、选集而言。从总体上看, 《黎氏家集》主要对诸家已刊各集进行汇编, 未刊的则仅存书名, 部分入选别集还经过了删减, 如黎兆勋《侍雪堂诗钞》原八卷, 今编为六卷, 又黎庶焘《慕耕草堂诗钞》原七卷, 今编为四卷。而作为以“家集”命名的总集, 某些“选”的特性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体例上的疏漏。《黎氏家集》中各家均以诗、词、文集进入总目或正文, 而未见其中的家族成员亦有别集见存, 如黎汝谦撰《夷牢溪庐诗钞》《夷牢溪庐文集》;部分作家在入选各集之外还另有更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黎安理撰《锄经堂诗文集》。又如黎兆祺撰《息影山房诗钞》刻于光绪九年, 却不在正文选录之列, 这是唯一一部见于总目、已刊却别行的作品。此外, 附录之清代贵州文人、高僧也不是随意选取的, 他们多与黎氏有着非亲即友的关系。莫庭芝, 编者黎庶昌内兄;郑, 黎庶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