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对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潜在影响.docxVIP

利福平对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潜在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报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2023, 63(7): 2848–2863 /actamicrocn DOI: 10.13343/ki.wsxbResearch Research Article 研究报告 利福平对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 功能的潜在影响 孙文雯,马微微,徐海轩,曹威,闫春财,孙泽阳*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孙文雯 孙文雯, 马微微, 徐海轩, 曹威, 闫春财, 孙泽阳 . 利福平对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潜在影响[J]. 微生物学报, 2023, 63(7): 2848-2863. SUN Wenwen, MA Weiwei, XU Haixuan, CAO Wei, YAN Chuncai, SUN Zeyang. Potential effects of rifampin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gut microbiota in Propsilocerus akamusi larvae[J].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2023, 63(7): 2848-2863. 摘 要: 【目的】摇蚊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昆虫种类之一 ,其肠道微生物与个体生长发育、 环境适应等过程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究抗生素处理对摇蚊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 潜在影响。【方法】利用 16S rRNA 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利福平处理的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幼虫肠道内容物中的菌群进行分析和比较, 应用 Tax4Fun 法对其肠道菌群功能进行预测。 【结果】利福平处理能够改变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宿主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 (Bacteroidota) (P0.05)以及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ota) (P0.001)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 而变形菌 门(Prote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有所下降。在属水平上,利福平处理使耶尔森 菌属(Yers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 的相对丰度有所降低,其 中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显著降低。与此同时, 共线性网络分析表明利福平处理后细菌群落稳 定性大幅下降, 菌种之间关联性显著减弱。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注释预测出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菌群基因与基因信息处理、新陈代 谢、人类疾病等功能相关, 利福平处理可以使肠道菌群基因的抗药性功能显著上升, 而内分泌和 代谢疾病功能显著下降。【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抗生素利福平对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 结构及功能的潜在影响,为进一步探索摇蚊肠道菌群发挥的必要作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利福平;红裸须摇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资助项目: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2KYCX022Z);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自然科学) (2021KJ183);天津 市科学技术普及研发项目(22KPXMRC00070)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Innovation Project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2022KYCX022Z),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 of Tianjin Education Commission (Natural Science) (2021KJ183), and the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Project (22KPXMRC00070).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skysunzeyang@ Received: 2022-11-03; Accepted: 2023-01-11; Published online: 2023-01-19 孙文雯等 | 微生物学报, 2023, 63(7)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