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偏头痛”医案88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偏头痛医案88例,以供大家参详。
1
偏头痛(血管痉挛性头痛)
李××,男,48岁,干部。
1979年9月初诊。
主诉右侧头痛1个月。
病史该患者1个月前突感右侧头痛,很快发展为持续性剧烈跳痛,坐卧不安,不能入睡,服止痛药无效,急入某西医院神经科,经检查后诊断为血管痉挛性头痛,经西药、中药治疗近1个月,痛无缓解,仅在局部热敷后,剧烈跳痛有暂短减轻。1年前曾有类似发作,经住院治疗2月余,头痛逐渐消失。
此次发作较上次重,西药、中药治疗无效,特前来我所针灸治疗。
检查一般情况尚可,急性病容,痛苦表情,呻吟不已,抱头屈腰。唇干,舌红有斑点,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偏头痛(血管痉挛性头痛),少阳、阳明头痛。
治疗调经理气,活血止痛。
取穴:颔厌透曲鬓、风池、阳陵泉、金门透然谷。
操作:头部和下肢穴位分别接电针机。
以较强电流和较高频率的脉冲电刺激穴位。每次半小时,最初2日,每日2次。
以后变每日1次。连治1周。
上方第1次治后,疼痛减轻1半以上,第2次后剧痛消失。第3次后疼痛基本消失。
第4次后疼痛完全消失。
为巩固疗效再作5次治疗后病愈出院。
为调整气血,恢复阴阳平衡以防再发,出院后2月内,每2~3日针灸1次,以进一步巩固疗效。
经10年追踪观察,病者身体健康,未再发生类似病证。
按语头痛原因很多,而剧烈的持续性跳痛多因数经气血失调,造成头部气滞血瘀所致,受损伤最甚者是足少阳、足太阳二经,治疗必须先调主管阳经平衡的阳维脉,如此可见好效。
金门宜深刺,以能透达然谷穴为佳,该案之所以奏速效,全赖取穴精当之故。
李伯宁
2
李某,女,48岁,瓦工,六合县人。
初诊:1967年7月17日。
主诉及病史:偏头痛经常发作,屡治不愈已历10余年。
其头痛发作情况,在一年中以夏季为甚,1日之中以中午及午后2~3时为甚,至晚上7时后痛势渐缓;若在阳光下工作痛势尤为剧烈。
以冷敷则稍稍缓解。
细询其疼痛部位,以左侧太阳穴并绕耳前后,头额部延及眉棱骨,目痛如脱。
平时常服“优散痛”或“去痛片”以控制其发作。
诊查:苔薄黄,舌下筋脉怒张紫暗,脉弦。
辨证:火热内郁,瘀阻经脉,不通则痛。
治法:清火热,化瘀滞,通络止痛。
处方:双钩藤(后下)15g桃仁12g葛根6g甘菊花12g大川芎6g白蒺藜12g延胡索12g生石膏(先下)20g龙胆草3g生甘草3g 5剂
二诊:7月25日。
服1剂后痛势已轻,连服5剂后,痛势已基本控制,唯去阳光处仍有微痛,治以清彻阳明之热。
处方:双钩藤(后下)15g桃仁12g葛根6g甘菊花12g大川芎6g白蒺藜12g玄胡索12g生石膏(先下)30g龙胆草3g生甘草3g 5剂
三诊:7月30日。服5剂后疼痛未发。
原方去桃仁、玄胡索,加生白芍、川石斛、天花粉。
按语:该头痛在太阳穴,绕耳前后、前额及眉棱骨部位,属少阳,阳明经循行部位。
从其发作一年中以夏季为甚,1日之中以中午及午后2~3时为甚,均为阳盛之时,阳光下更甚显系火热为患,火热郁于少阳、阳明之络。
故用钩藤、菊花、白蒺藜以清泄火热、平熄肝阳,以肝胆为相合之腑。
川芎为治偏头痛要药,但由于其性味辛温走窜,故此例不能重用。
又由于病延10余载,久病多瘀,何况痛证则更易成瘀,故加桃仁、玄胡索活血祛瘀止痛。
由于火热郁于少阳、阳明经,故加生甘草、龙胆草以清少阳之郁火;用葛根、生石膏以清阳明经之郁热。
三诊时,疼痛未作,瘀滞已祛,故去桃仁、玄胡。
其所以加白芍、石斛、天花粉以火热内郁既久,势必有伤阴之弊,故以白芍以养肝胆之阴,石斛、天花粉以滋阳明之阴,如是则可杜火热之邪复起,实为善后之计。
孟景春
3
少阳、阳明,郁火内炽,头额作痛;脉不见弦,尚未大害。
薄荷 羚羊角 山栀 甘菊花 生草 桑叶 石膏 枣仁蔓荆子 橘红
偏风头痛,肝阳内扰也。久必损目,且防延及右边。以养肝熄风主治。
制首乌 羚羊角 蒺藜 牡丹皮 桑叶 钩藤 炒白芍 石决明 菊花 蔓荆子 荷叶
虚风头痛,连及脑骨,非外因浅证可比也。治在肝阴。
制首乌 炒阿胶 枸杞子 粉丹皮 甘菊花 炙龟板 炒白芍 料豆皮 冬桑叶 干荷叶
虚风头痛,且心跳头晕,不易脱根,防目光损坏。
制首乌 炒白芍 石决明 桑叶 料豆皮 茯苓 炙龟板羚羊角 甘菊花 丹皮 白蒺藜
偏头痛,乃少阳风动为患,防损右目。治以清中兼散为主。
羚角片 石决明 荆芥 蒺藜 黑山栀 钩藤 冬桑叶 秦艽肉 甘菊 橘白 蔓荆子
产后营虚,肝失所养,则头痛眩 晕,一时不能霍然,法宜滋养营阴。
炒阿胶 炙鳖甲 炒白芍 甘菊花 白蒺藜 制首乌 炒归
身 秦艽肉 料豆皮
何书田
4
偏头痛
陈××,女,64岁,台胞。
1988年3月29日初诊。
主诉两侧头痛已历40余年之久。
病史患者头痛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