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紫癜”医案81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紫癜医案81例,以供大家参详。
1
刘某,女,16岁,学生。
初诊:1979年6月。
主诉:昨夜突然腹痛,自服驱蛔虫药,排出蛔虫数条,但腹痛仍不止,而在下肢皮下出现瘀斑,而来医院求诊。
诊查:患者面色萎黄,纳呆口淡,四肢酸重,皮下出血斑明显,血常规检查:血小板13×10ˉ9/L,脉沉细。
舌红少苔。
邀西医会诊,诊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为肌衄之证。
辨证:脾不统血,血不归经。
处方:当归12g赤白芍各12g白术10g泽泻12g茯苓12g丹皮10g仙鹤草30g乌梅
5g黄芪30g 5剂
二诊:药后腹痛渐止,皮下出血停止。
再以原方去当归、乌梅,加太子参30g,槐米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又5剂。
瘀斑渐退,病转痊愈。半月后追访,康复如初。
按语:过敏性紫癜为西医诊断病名,属中医肌衄范畴。
患者因一派脾虚气弱,气不摄血之象,故从健脾益气,统血归脾入手,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大凡出血当先救急,以止血为治疗之首,故方中用仙鹤草收敛止血,丹皮、赤芍凉血止血,黄芪、白术补气摄血。
止血需活血,使之血止而不留瘀,故当归既活血又补血,丹皮、赤芍凉血又活血。
泽泻、茯苓以利湿化痰,使瘀血化水之后不致留停体内化生痰瘀。故本案除标本兼治外,又深一层考虑愈后的病变,此为法中之妙法。
董汉良
2
孟某,男,8岁。
2005年11月8日。
代主诉两下肢出现瘀点,伴浮肿、腿痛,小便变化2月余。
初诊病延2月余,两下肢反复出现紫癜,伴关节疼痛,面肢浮肿,腹痛呕吐,在当地不规则应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遂转入我院儿科治疗,经肾穿提示,局灶增生型(Ⅱa型)紫癜性肾炎,应用甲强龙冲击2疗程后,改服泼尼松15mg,一日3次,雷公藤多苷片10mg,一日3次,双嘧达莫25mg,一日3次至今,紫癜虽消退,但尿液变化未见好转。
刻下面睑浮肿,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黄,脉滑数。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
肾功能正常,血脂:总胆固醇 7.35mmol/L,三酰甘油3.72mmol/L,肝功能:
总蛋白 59.9g/L,白蛋白 28.7g/L,球蛋白 31.2g/L,血压:105/90mmHg。
按证乃外感风热客于肌肤,发为紫癜,入侵胃肠则腹痛、呕吐,病延日久,内舍入肾,脾肾两虚,则出现蛋白尿、血尿,治拟祛风清热,补肾健脾。“紫肾Ⅱ号”方加味。
处方(1):
生黄芪15g 太子参10g 山茱萸12g 桑寄生12g 厚杜仲12g
大生地8g 粉丹皮5g 金樱子20g 苏芡实20g 净蝉衣6g
白蒺藜10g 地肤子12g 淡黄芩12g 连翘壳12g 大蓟20g
小蓟20g 生甘草6g
水煎服,一日2次。
处方(2):
泼尼松15mg,一日3次。
处方(3):
雷公藤多苷片10mg,一日3次。
二诊 按上法治疗3周,症有好转,浮肿已消,紫癜无新出,尿检:尿蛋白(±),红细胞 3~5/高倍镜,纳佳便调。
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
方药对症,病有好转,再宗前意。处方:
(1) 同上方,服法同前。
21剂
(2) 泼尼松减为早15mg,中15mg,晚10mg。
(3) 雷公藤多苷片10mg,一日3次。
三诊上方服49剂,泼尼松按每2周减1片(5mg),改为早晨一次顿服,症情逐见好转,纳佳便调,无自觉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稍数。
尿检:尿蛋白(-),红细胞0~2/高倍镜,尿隐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8g,免疫球蛋白除免疫球蛋白G 4.0g/L偏低外,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补体C3、C4均正常,肝功能,血脂均正常。
风热已微,脾肾两虚尚未恢复,再拟补益脾肾为主,稍清风热为辅之治。
生黄芪15g 潞党参8g 大生地10g 粉丹皮5g 山茱萸12g
枸杞子12g 厚杜仲12g 女贞子12g 旱莲草20g 大蓟、小蓟各20g
净蝉衣6g 淡黄芩12g 连翘壳12g 生甘草6g
水煎服,一日2次。
21剂
四诊(2006年6月2日) 患者症情稳定,5个多月来,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正常,唯因服泼尼松之故,血检皮质醇下降明量,仅16 nmol/L,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 4.15g/L,免疫球蛋白A 0.52g/L,免疫球蛋白M正
常,补体补体C30.76g/L,C4 0.15g/L。
患儿纳食、二便自调,无不适,泼尼松已减为5mg,一日1次,雷公藤多苷片已于5月19日停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患者因西医予服泼尼松,剂量较大,时间较长,因激素反馈抑制及免疫抑制作用,导致皮质醇及免疫球蛋白,补体均明显下降,当属中医正气受戕,肾阳受抑之证。
治拟补肾壮阳,健脾益气。处方:
生黄芪15g 潞党参9g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