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痨”医案7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骨痨”医案7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骨痨医案7例,以供大家参详。 1 罗某,女,25岁。 初诊:1989年8月26 H。 主诉及病史:右胁部一肿物3个月。 患者于今年4月因患有胸壁结核在某县医院手术治疗,术中将左第四肋骨切除,术后1个月,又发现右肋部疼痛、肿胀,近2个月来逐渐加剧。 诊查:在右肋第5、6、7肋间有一肿物8cm×6cm,肤色如常,质软,按之疼痛明显,脉沉细,舌质淡红,苔白。 诊断:中医:肋疽;西医:肋骨结核。 辨证:痰湿凝滞。 治法:滋阴补肾,强筋健骨,化痰消肿。 处方:方用新骨痨丸、六味地黄丸,每次各1丸,日服2次。 二诊:9月23日。 肿胀较前减轻,右侧压痛不著。 三诊:10月24日。 纳食增加,体力较前好转。 至1990年3月3日五诊,右肋部肿物消至4cm×3cm,诸症均减,5月5日六诊,肿物已消散,6月16日七诊,近日无不适,现已妊娠。 停诊观察,1年后随访,肿物未复发。患者于1991年4月顺产一女孩。 按语:赵老治疗肋疽、骨痨。 古代文献称之为流痰,是指痰邪著骨或肌肉的化脓性疾患。 对于流痰的病机,赵老认为:本病之初,阴盛阳衰,痰浊内停,因寒痰凝集,久滞著骨痰浊蚀骨,全身多呈阴虚之候。 他强调对于流痰的治疗用补消法,本案治疗所用“新骨痨丸”,就是其研用的方药之一。 本方功可补肾强腰,化痰消肿。 本案就诊之前,曾用手术治疗,行病灶清除术,手术后继服抗痨西药,但手 术后仅月余,疾病即复发。 赵老认为行病灶清除术,可使病症缓解,但人体正气并没有得到恢复,所以寒痰再聚。 他强调对于流痰的治疗,应以提高人体的正气为主,增强其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本案治疗中,未用抗痨西药,加服六味地黄丸,是为了增强滋阴补肾,扶正固本之力,故能前后六诊使寒肿消散,患者康复如常人,顺利受孕而有嗣。 赵永昌 2 夏某某 女,23岁。 患者于八月前跌跤后肛门右侧及右腹股沟部同时出现硬结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在某医院诊断为腹股沟淋巴结炎,注射青霉素未能见效。 四个月后因肛门右侧疼痛加重,住入某医院治疗一个月,疼痛减轻出院。二个月后又因肛门右侧疼痛而再次入某医院,给予局部穿刺抽脓,一周后创口不敛,乃出院。 来我院门诊,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疼痛较甚,行走不便,收其住院。 查:右腹股沟部至曲骨部可扪及多数肿大之淋巴结,呈串珠状,皮色不变,按之不热,触痛明显;肛门截石位9点钟处有一窦道,深达6.5厘米(不至肛管),流稀黄脓水。 ×线摄片示:耻骨联合处可见明显骨质破坏现象,右侧更为明显,且见一3×2厘米半月形骨质缺损区。 血沉:45毫米/小时。 午后潮热面红(体温37.4℃),口不干,苔薄白,脉数。 谅由外伤之后,瘀血凝聚,久之则化热伤阴蚀骨,而成骨痨。治拟活血化瘀,养阴清热,并配以外治。 (1) 当归9克 桃仁9克 红花3克 银花藤15克 紫地丁30克 苏木6克 丹皮6克 青蒿6克鳖甲12克 银柴胡6克 川断9克 牛膝9克 地骨皮9克 (2)五味龙虎丸,每服2克,一日两次。 (3)拔毒药拌于纸捻上,插入肛门右侧窦道内,一日一换。 内外并治二月,病情仍未稳定,发热高达39℃以上,午后面部升火,脉来细数,舌红少苔,右腹股沟部疼痛加剧,且形肿胀,遂於切开排脓,体温降至正常,曾排出死骨一块(约3×2厘米)。 仍守原法续治二月,×线摄片,骨质破坏边缘较前清晰锐利,病灶较前好转,血沉降至正常(11毫米/小时),全身症状消失,疮口脓水减少。改用九一丹纸捻插入窦道。 后因活动过多,阴虚潮热等症复起,控制活动后诸症又消失。 一直按原法治疗,共经一年,摄片复查:耻骨上已有骨质增生之致密阴影,瘘管两处亦均收日。 后因慢性阑尾炎而转用清肠泄热之剂,但骨结核一直稳定。二月后,慢性阑尾炎亦基本告愈,乃嘱其出院。 出院后参加全天工作,观察13年,未见复发。(《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许履和 3 姚某某 男,27岁。 患者于7年前腰痛,同时患颈淋巴结结核,用单方治愈。 一年后在某医院摄片诊断为骨结核,在上海、天津等地先后做植骨融合术三次,术后症状消失,但不久又发。 前后睡石膏床15个月,注射链霉素120克,口服异烟肼及P、A、S各2000粒,病灶仍有活动。 于今年年初来南京某医院,继续抗痨治疗,病灶仍未好转,乃来我院住院治疗。 诊得胸11椎棘突明显后突隆起,有触痛,两侧腰肌酸痛,入夜为甚,活动时自觉脊柱格格作响。 胸椎及其两侧有手术疤痕四处。 胸椎×线摄片示:胸第11、12椎体消失,呈明显之骨质破坏,且见有不规则之点状密度增高影,第10胸椎下缘可见有骨质破坏现象,自第4~12胸椎两侧见有白色带状阴影(手术植骨所致),自第6~12胸椎两侧见有密度增高之白色阴影(冷脓疡),第1腰椎上缘近病变处可见溶骨性损坏,两侧腰大肌处均见有钙化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