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寸白虫”医案15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寸白虫”医案15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寸白虫医案15例,以供大家参详。 1 沈女年五岁,肛门延出寸白虫,乍多乍少,已十月余,别无所苦。 余为之用川椒红、芜荑仁、胡黄连、白雷丸、铅粉等五味,椒、连各三分,余各一钱五分,共为末,分五服,加砂糖调食而痊。 傅松元 2 张×× 男 22岁 辨证:虫积(蛲虫) 病因:饮食不洁,留湿脾胃。 症候:大便寸白虫,头晕,脘痛,右足肿。脉细。 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杀虫消积 处方:焦稻芽15克 苏梗5克 广木香2克 杭甘菊9克 山楂炭9克 六曲炭9克 陈皮5克 杭白芍9克槟榔片9克 炒川楝子5克 化虫丸9克(冲服)。 方解:苏梗、广木香、陈皮理气和中,以止脘痛。焦稻芽、山楂炭、六曲炭开胃和脾,消食以化积。杭甘菊、杭白芍柔肝和血敛阴清热,以止头晕。 槟榔片、川楝子、化虫丸破积下气,行水化虫,消滞。 二诊: 症候:大便寸白虫未净,头晕,脘痛见轻,右足肿未消。脉细。 舌质红,苔薄黄。 处方:前方去焦稻芽 陈皮 杭白芍 加白蒺藜9克 (去刺炒) 使君子肉5克 细木通5克。 方解: 白蒺藜疏肝风以止头晕。使君子肉健脾杀虫消积。 细木通降火利溲。 三诊: 症候:大便寸白虫仍多,头晕已减,脘痛作攻,右足仍肿、脉细。舌质红,苔微黄。 处方:二诊方去六曲炭、山楂炭加用雷丸3克 冬瓜皮9克 方解:雷丸化虫止痛消积。冬瓜皮利水消肿。 四诊: 症候:大便寸白虫已少,头时晕,脘痛攻止,右足肿消。脉细。 舌质白,苔微黄。 处方:三诊方去苏梗 广木香 冬瓜皮 加石榴皮5克花椒7粒 石决明12克。 方解:石榴皮、花椒下虫杀虫。石决明潜阳平肝,止其头晕。 【按语】 此症为饮食不洁,过食生冷之类而生寸白虫。 此乃虫积中最顽固之一种,不易一次下净,故连诊四次,服药十五剂始安。 陆观虎 3 佚名 湿热生虫,常有寸白虫随大便而下,或不大便从肛门而出。脉来细缓。 阴液虚而湿热内蕴,已可概见。治宜清化湿热,益阴清肝之法。 茯苓皮四钱 南沙参四钱 大雷丸三钱 使君子三钱 鸡内金三钱 川石斛三钱 象贝母三钱 陈广皮一钱 陈鹤虱三钱 冬瓜子四钱 桑枝一尺 费绳甫 4 侯给谏腹中嘈痛,按其左胁,手不可近,凡饮食到口,喉间若有一物接之者。 然曰:脉大而数,腹痛呕涎,面色痿黄。此虚而有湿,湿热相兼,虫乃生焉。 当兼人参汤送槟黄丸,以下虫积。 虫若不去,虽服补汤竟何益乎?病家畏谨之甚,不敢轻投,终莫能起。(何不改用平善杀虫之剂) 张远公碱三年久嗽,服药无功,委命待尽。姑乞诊之,问曰:饥时胸中痛否?曰:大痛。视其上唇白点如粞者十余处,此虫啮其肺也。 用百部膏一味,加乌梅、槟榔与服,不十日而痛若失,咳顿止。令其家人从净桶中觅之,有寸白虫四十余条,自此永不复发。(立斋案云上唇白点虫蚀上部,下唇白点虫蚀下部) 王海藏云:有杨时者,因患风气冲心,饮食吐逆,遍身枯瘦,日服万病紫菀丸,至二十日泻出肉块虾蟆五六枚,白脓二升,愈。 又:赵侍郎先食后吐,目无所见,耳无所闻,亦服万病紫菀丸,泻出青蛇五七条,下恶脓三升方愈。 紫菀丸即厚朴丸加羌活、独活、防风是也。 厚朴丸厚朴、蜀椒、川乌头、紫菀、吴茱萸、菖蒲、柴胡、桔梗、茯苓、官桂、皂角、干姜、人参、黄连、巴豆霜。 益昌伶人刘清啸一娼,名曰花翠,年逾笄,病好食生米,否则终日不乐,至憔悴痿黄,不思饮食。 惠民局监赵尹用苍术,米泔水浸一夜,锉焙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三服,两旬而愈。 盖生米留滞肠胃,受湿则谷不磨,至生虫。苍术能去湿 温胃消谷也。 戴元礼奉太祖命往治燕王患瘕,见他医所用药良是,念何以不效?乃问:王何嗜?曰:嗜生芹。元礼曰:得之矣。 投一剂,夜暴下,皆细蝗也。 李士材 5 庚志云:赵千山寓居天王寺,苦寸白虫为挠。医者戒云是痰,当止酒。 而以素所耽嗜,欲罢不能。 一夕醉于外舍,归已夜半,口干咽燥,仓卒无汤饮,适廓庑间有瓮水,月色下照,莹然可掬,即酌而饮之,其甘如饴,连尽数盏,乃就寝。 迨晓,虫出盈席,觉心腹顿宽,宿疾遂愈。 一家惊异,验其所由,盖寺仆日织草履,浸红藤根水也。(《奇症汇》) 按:红藤杀虫,此可为证。 【俞震按】 古人论虫病,皆以为湿热所生。然景岳治胡宅小儿呕泻吐蛔案,蛔至千百条。早用参、附而蛔尚日生,究意以温补收功。 则湿热二字,不足凭之也。 至于逐虫之药,如蔡康积患寸白虫,医者令其空腹饥甚之时,炙猪肉一块,置口中咀嚼而勿咽。 以引虫头向上。 觉胸中如万箭攻攒,即饮以药。方入虫口。 其药乃研槟榔细末,取石榴东行根煎汤调服耳。祛虫大法,不过如此。 然云此虫惟月三日以前,虫头向上。 而许叔微又云,肺虫惟初四初六月上行,则所谓上浣虫头向上,中浣虫头向横,下浣虫头向下之说,又不可执也。 至如喉中应声虫畏蓝汁,腹中之应声虫畏雷丸,书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