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钩虫”医案10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钩虫医案10例,以供大家参详。
1
周××,男,52岁,社员。初诊日期:1985年5月3日。
患者于4天前酗酒后又涉水,尔后出现头部发紧,肢体麻木拘急,少腹疼痛,阴茎及阴囊睾丸内缩,伴见头昏目眩,神倦,面色萎黄,口苦,渴不欲饮,尿短黄,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大便不爽,日2至3次,舌淡红苔微黄稍厚腻,脉弦滑。
患者素嗜高粱厚味。
化验检查:大便钩虫卵0~2/低,血RT:Hb9.5克%、RBC330万/毫米。
证属湿热内蕴伤于筋脉,气血亏虚宗筋失养,治宜:清热利湿,养血柔筋,标本同治。
处方:茵陈、云苓、秦艽各15克防已10克黄芩、前仁、当归、川芎各10克藿香9克山楂、黄芪各15克防风6克服三剂后阴缩大为好转,余证亦明显好转。继以上方加白芍10克,又服四剂而愈。
随访至今未复发。
【徐之昂“阴缩症治验”
《四川中医》4:31,1980】
按:缩阴证,病因多为寒入厥阴肝经之阴寒虚证,而其它类型少见。
此例患者平素嗜食高梁厚味,致湿热内盛,同时伴有头晕、神倦,面色萎黄等气血亏虚之证,湿热阻于经络,宗筋失于濡养,导致阴囊、睾丸拘急内缩。
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养血荣筋为法,标本兼治。
2
谢某,男,17岁。
主诉及病史:脐上阵发腹痛12天,皮肤瘀点8天。
患者于10天前吃大肉饼后,腹痛呕吐,经对症治疗无效,于1周前腹疼加重,皮肤四肢有出血点,两踝关节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来我院求医,收入院治疗。
诊查:神清不贫血,左上肢有点片状出血,压之不退色,色鲜红。右上肢及两下肢有散在陈旧性出血点,淋巴结不肿大。
心肺正常,腹软,肝不大,脾肋下可及。
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238×10ˉ9/L,肝功能,血沉,出、凝血时间正常,大便潜血(++++),蛔虫卵(+),钩虫卵(+)。
诊断:过敏性紫癜。
主诉及病史:患者在县医院每天输氢化可的松200mg,共8天。
入院后又给氟美松0.75mg,每日3次,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mg静脉点滴,配合止血药,病情未控制,出血点渐多,呕吐咖啡样物,呕吐物潜血(++++),柏油便潜血(++++),尿中潜血(++++),病势危笃,延请谷老会诊。
初诊:3月30日。
查患者肢体遍布红斑,斑色鲜艳,面色苔白,舌质淡,苔白,脉虚弦数。自诉口渴烦躁,喜冷饮,自汗。
辨证:血热肌衄。
拟犀角地黄汤(今易名为清热地黄汤)加味治之。
处方:广角15g(先煎) 生地黄30g 丹皮6g 杭芍15g 茜草根30g 紫草30g 黑栀子10g 侧柏叶15g 棕炭10g 三七粉3g(冲) 白术15g 炙草15g 大枣7枚每剂两煎分早晚2次服完。
另方:使君子150g,炒黄微香,每日50g嚼服,以驱蛔虫。
上方服6剂后,病情稳定,呕吐及黑便已止,脉虚弦数,便蛔虫三四条,舌质淡,苔白拟上方去棕炭、侧柏叶,加生石膏30g、牛膝15g、银花30g、连翘壳15g、黄芪30g。
又服30剂,观察至今,皮肤黏膜未见新鲜出血点。
大便OB阴性。
按语:谷老常用犀角地黄汤化裁治疗各种血证。
方中犀角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但物稀而价昂,且已禁用,可用广角或水牛角代之,剂量要大,煎煮时间要长;或以生石膏、升麻代之也可;生地黄滋阴凉血,有消炎及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芍药有镇惊镇痛、增加血流量,减小血管阻力的作用;丹皮清热凉血,有杭菌作用;加侧柏叶、栀子、棕炭、茜草、银花、连翘壳、三七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功。
值得讨论的是,本例患者一派血热之象,不见红绛舌而反见淡舌。
谷老在分析病情时指出:血热见红绛舌为其常,本案患者因消化道、泌尿道、皮肤出血,造成血亏,血之与气如影随形,血亏岂有不伤气之理。
故症见舌淡、脉虚、面色白、自汗出,遂于清热凉血方中加入黄芪、甘草、大枣、白术补气之品,处方谨慎周到。
谷济生
3
朱某,男,17岁。
1972年9月20日。
主诉右上腹突发剧痛半小时,恶心欲吐。
初诊患者因右上腹绞痛而入院,其病已月余,腹痛为突发性,乍痛乍止,痛发则辗转床第,恶心欲吐,胃不能纳,痛止则一如常人,曾有便虫史,大便常规检出蛔虫、钩虫、鞭虫三种虫卵。
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证属蚘厥心 痛,先用针灸止痛,再予温中安蛔,利胆驱虫之剂。处方:
(1)针灸处方:不容、上脘、阳陵泉、太冲。
手法:不容、上脘针用平补平泻,中刺激,留针并加艾条温灸,阳陵泉、太冲用泻法,强刺激,间歇留针至腹痛缓解后出针。
(2)中药方:
绵茵陈30g 广郁金10g 虎杖根20g 延胡索12g 川楝子10g
广陈皮10g 姜半夏10g 广木香6g 高良姜6g 杭白芍10g
炒枳壳9g 乌梅肉12g 花槟榔25g 使君子15g
水煎服,一日2次。3剂。
二诊 针药并治,2日来腹痛未发,昨日便出蛔虫3条,胃纳已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Android技术的网上商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word 版).docx VIP
- 糊树脂分厂工艺操作规程3.doc VIP
- 《编制专业质量检验计划》24.4-编制专业质量检验计划.ppt VIP
- 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pdf VIP
- 新版PFMEA第五版实例.xls VIP
- 《元史·八思巴传》原文,注释,译文,赏析.docx VIP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各章节 学案讲义(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pdf VIP
- 项贤明主编马工程教材《教育学原理》第九章教师与学生.ppt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 全一册人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课件 第3章 热氧化.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