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矿区保水采煤的基本原则与关键技术.docxVIP

神东矿区保水采煤的基本原则与关键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东矿区保水采煤的基本原则与关键技术 据报道,近年来,《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10)确定重点建设晋北、晋东、神东、陕北、黄土高原、宁东、鲁西、双淮、云贵、河南、内蒙古东部和新疆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其中, 西部地区是中国的煤炭主产区, 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0%, 但该区水资源十分匮乏, 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3.9% 神东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毛乌素沙漠的过度地带, 属干旱半干旱区。区域蒸发强烈、干旱少雨, 水资源较为短缺且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神东矿区地质构造简单, 以风积沙漠为主, 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径流量小, 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和烧变岩含水层。同时神东矿区是我国首个亿吨煤炭生产基地, 高强度开采对水资源需求较大, 且在开采过程中会破坏萨拉乌苏组含水层, 进一步破坏水资源 近年来, 针对陕北浅埋地层保水采煤问题研究成果丰硕, 范立民等对该区煤田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保水采煤的技术措施 中国矿业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初, 针对保水采煤的水文地质结构、工程地质结构等亦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 并在两个国家“97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 对神东矿区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与保水采煤分区,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贯通、渗流规律与隔水关键层的稳定性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结合前期研究成果, 笔者将重点以神东矿区为例, 针对该区干旱半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 以不同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为依据, 提出矿区重要水源地、厚基岩含水层、烧变岩含水层、水资源转移存储以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等保水采煤的关键技术, 并结合典型矿井开展上述关键技术的现场工程实践, 总结神东矿区保水采煤的基本模式。 1 东矿区地质背景 1.1 地质构造及构造 神东矿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 区域发育地层受鄂尔多斯盆地成因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为中生代大型内陆盆地, 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 叠加于早中三叠世不同时代的大华北克拉通盆地之上。该地区除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缺失外, 显生宙地层发育较为齐全。整个盆地白垩纪地层分布广泛, 全系陆相沉积。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松散风积沙覆盖, 基岩露头很少, 只在部分沟谷中零星分布。神东矿区大地构造属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 东胜隆起的东南部。区内地质构造简单, 煤层赋存稳定, 属近水平煤层, 总体以单斜构造为主, 发育宽缓波状褶曲, 地层倾角平缓, 一般为3°~5°, 断裂构造不发育, 只有小落差的断层。 神东矿区地形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 海拔一般1 100~1 850 m, 其地貌形态中部为黄土梁峁丘陵区, 沟壑纵横, 地形支离破碎, 南部和北部为风沙地, 沙丘连绵, 地形波状起伏,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各地差异甚大, 风沙区有许多大泉出露, 梁茆区泉水少, 水量小, 乌兰木伦河, 秃尾河, 考考乌素沟等均起源于萨拉乌苏组泉水。矿区东部黄丘区地形破碎, 但基岩裂隙发育, 有利于地下水储存, 矿区西部的风积沙区, 表层风积沙不含水, 但透水性极强, 对地下水的补给非常有利。根据地勘资料, 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矿区内主要含水层包括孔隙潜水含水层、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和烧变岩孔隙裂隙含水层。其中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和烧变岩含水层组资源量相对丰富, 是当地居民与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但两含水层均位于浅部主采煤层附近, 萨拉乌苏组覆盖在主采煤层上部, 与下部可采煤层间距仅30~50 m。在煤炭开采过程中, 由于采动导水裂隙的影响, 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上覆含水层, 使含水层水位下降, 甚至被全部疏干;另一方面地表水体或地下水沿采动裂隙进入矿井后, 又产生矿井水害, 对矿井生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1.2 神东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分区 煤矿开采过程中, 由于煤炭采出后采空区的形成, 煤层上覆岩层中形成导水裂缝带, 当含水层与煤层的距离小于导水裂缝带高度时, 将导通上覆含水层, 使煤层覆岩含水层中地下水流入矿井而形成矿井涌水。因此, 要进行保水采煤, 首先必须确定是否有水可保, 即查明煤层顶板含水层的赋存状况, 另外, 则需确定何处具备保水开采的条件。 通过对神东矿区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地下水赋存特征、主要富水区与主采煤层的关系等研究, 提出了神东矿区的水文地质结构系统分区。总体上划分为弱富 (无) 水区和富水区。进一步将富水区分为泉域水源地区、烧变岩富水区、厚基岩区和薄基岩区, 相关成果已在前期成果中发表 (1) 弱富 (无) 水区:此类型区域由于无水可保或地下水资源无开采利用价值, 无保水意义, 可实行直接开采。 (2) 泉域水源地区:泉域水源地区通常具有良好的赋存及储存地下水的构造及介质, 富水性强。因此, 水源地是进行保水的首要目标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