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茱萸繁殖与栽培技术
阳城县是中国四大山茱萸产区之一。阳城县蛇窝村始建于1782年。这是山西省唯一的传统产区。阳城县特殊的自然气候, 丰富的光、热、水资源, 暖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山茱萸生长。近年来, 阳城县充分发挥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把山茱萸产业开发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来抓, 采取科技推动、示范带动、市场拉动等措施, 使山茱萸产业开发在短时期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加工转化的山茱萸系列产品, 以其特有滋补肝肾, 益精生髓等特殊功效, 对预防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的效果。2010年, 山茱萸鲜果产量达到150万kg, 山茱萸加工转化率达50%, 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山茱萸育苗 (繁殖) 、栽培管理、整形修剪、采收加工和原料加工转化标准化技术总结如下。
1 繁殖技术
山茱萸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 包括压条、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生产上普遍应用的方法是种子繁殖和压条繁殖。
1.1 种子繁殖
1.1.1 选择优质种子株
山茱萸良种是指遗传品质优良, 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性强、种子籽粒饱满、无病虫害、发芽率高等特点的种子。具体地讲, 要选择树势健壮、冠形丰满、生长旺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中龄树作为采种母株。在山茱萸成熟季节, 及时在采集到的果实中挑选果大, 籽粒饱满, 无病虫害的果实, 晒3~4 d, 待枣皮柔软后剥去皮肉作种。
1.1.2 种子基土粪坑或苗木或压浆,种子下种。或利用其种子
山茱萸种壳坚硬, 内含一种透明的粘液树脂不易渗水, 影响种子发芽。因此, 在育苗前必须进行处理, 否则需经2~3年才能发芽。常用的有浸沤法和腐蚀法。
(1) 浸沤法:用沸水2份加冷水1份 (60~70℃) , 浸泡种子2 d, 或用水、尿各半, 浸泡15~20 d取出挖坑闷沤。沤坑可选向阳潮湿处, 挖好后将沙土、牛马粪混合均匀或纯牛马粪铺于坑底约5 cm厚, 再放种子3 cm厚, 如此铺5~6层即可, 最上面1层土粪要厚些, 约7 cm呈馒头形。或者将种子用粪灰拌均匀 (牛马粪80%、草木灰20%) , 每50 kg种子拌75 kg粪灰, 放入坑内闷沤。经常保持湿润, 防止积水。4个月后开始检查, 如发现粪有白毛、发热, 种子破头, 应立即晾坑或提前育苗, 防止芽大无法播种, 若不萌动可继续沤制。
(2) 腐蚀法:每1 kg种子用漂白粉15 g, 放入清水内搅匀, 溶化后放入种子, 根据种子多少加水, 水面要高出种子12 cm左右, 加水后用木棍搅拌, 每日4~5次, 让其腐蚀掉外壳的油质, 促使外壳腐烂, 浸沤至第3天, 把种子捞出拌入草木灰, 即可下种。
(3) 猪圈沤制法:第1年把种子倒入猪圈沤制, 第2年或第3年早春扒出下种。
1.1.3 育种和繁殖
播种季节依种子的处理时间而定, 秋季处理的种子在次年雨季下种;早春处理的种子多在惊蛰前下种。播种前每667 m
1.1.4 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 当幼苗出现3~4对真叶时, 进行间苗, 苗距7 cm;6~7月结合松土除草追肥2次, 每667 m
1.2 注重新枝的种植,提高再生林的生长
压条时间多在秋季9月份, 树龄以10年生左右为宜, 因为此时树龄枝繁叶茂, 植株已进入旺盛生长期, 营养生长的分生蘗条特别多, 再生能力强, 有利于压条大量繁殖。压条前要选择树势健壮, 无病虫害的优良类型枝条, 选择距地面近的多年生分蘖枝 (以3年生为宜) 将枝条弯曲至地面, 就近割断枝条的形成层至木质部1/3为限 (切勿割断) , 埋入15 cm深的穴内, 覆土压实, 上面露出地面的枝梢固定在木桩上。注意加强管理, 待生出新根时与母株切开定植。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 并使其提早开花结果。
2 栽培和管理
2.1 种植
栽植发展山茱萸主要有集约化栽植和零星栽植2种途径。集约化栽培是在坡度较缓, 集中成片 (0.33 hm
2.1.1 栽植点的选择
山茱萸是中度喜光树种, 在其生长因子中, 水分条件是主导因子, 因此, 在优先满足水分条件的前提下, 山茱萸栽植点应选在土层深厚, 背风向阳的山坡, 以中性和偏酸性 (pH值6~7) 的褐色沙壤中, 石灰岩母质发育的褐土、黑垆土以及黄沙壤土、紫沙壤土较为适宜。
2.1.2 控水整地,整地为浅山丘陵地带
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的坡地可进行梯田式全面整地:土层薄、肥力差、水分缺, 坡度在25~30°左右的浅山丘陵地带, 进行带状整地;地形复杂, 岩石裸露的荒山陡坡, 进行穴状整地, 穴的规格50~70 cm见方。
2.1.4 栽植季节的选择
栽植的最适时期是山茱萸的休眠期。山茱萸的栽植季节可选在早春和晚秋2个时期, 早春以2月中旬~4月上旬为宜, 晚秋以山茱萸落叶后15 d为宜。
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