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宰后成熟过程中山羊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研究
动物屠宰后的成熟过程也被称为酸处理,这过程中存在一些生理生化反应。该反应够促使肉质变得柔软、多汁,美味
当动物被屠宰后,肌肉组织不会立即停止代谢,许多代谢能量系统(糖原分解、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试图在死后早期维持肌肉内ATP稳态
新疆山羊是一种绒肉奶兼用的山羊品种,常以瘦肉含量多、有嚼劲为优点,且肌纤维细嫩,营养价值较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鉴于不同成熟时间羊肉在嫩度、保水性、蛋白质结构都有明显差异,且目前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疆山羊研究以品种改良上居多,在肉品质方面变化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1.5周岁的新疆公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宰后不同成熟时间下的肉质理化性质变化,探讨宰后成熟对山羊肉品质的影响作用,为优化羊肉储存方式以及合理改善羊肉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羊肉样品取自新疆乌鲁木齐市华凌畜牧屠宰基地。取三只1.5周岁左右健康的新疆山羊(公)的背部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氯化钾、硼酸(99.8%)、海砂、氢氧化钠、95%乙醇、硫酸铜、硫酸钾、石油醚、硫酸、甲醇、盐酸分析纯,乌鲁木齐科华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p H计济南欧莱博技术有限公司;H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HH-6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市亿能实验仪器厂;CR-400性便携式色差仪日本Konica minolta公司;TA-XT2型质构仪北京微讯超技仪器技术有限公司;JA2003N电子天平北京海天友诚科技有限公司;KDN-04A凯式定氮仪上海坤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重复杀菌试验
在同一羊场选择1.5周岁左右的3只健康且未去势新疆山羊(屠宰率最高)为三组重复试验依据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宰杀,尽量减少在屠宰过程的应激反应
1.2.2 ph值测定
按照国标GB/T 5009.237-2016进行调整,称取去筋膜的碎肉样约4 g于烧杯中,加0.1 mol/L KCl溶液40 m L,温下放置30 min,用p H计测定,每组测量3次,结果取平均值。
1.2.3 通过测量质量结构特征tpa
参照刘永峰等
1.2.4 保水性能
参照夏安琪等
蒸煮损失测定方法参照Honikel等
1.2.5 蛋白溶
参考相关文献
式中:c-肌原蛋白溶解度,μg/μL;c1-全蛋白溶解度,μg/μL;c2-肌浆蛋白溶解度,μg/μL。
1.2.6 硫酸溶液的制备
按照国标GB/T 9695.31-2008进行调整,取成熟后不同时间点肉样,用生理盐水漂洗并剪成碎末。然后精确称1000 mg肉样于试管中,加入3 m L 30%KOH并沸水煮2 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6 m L无水乙醇摇均匀静置1 min,在3000 r/min、4℃下离心15 min。沉淀加入6 m L 1 mol/L硫酸溶解。取1 m L样品加入5 m L蒽酮试剂,橡胶塞封闭试管,沸水浴加热15 min,冷却至室温,最后在分光光度计620 nm处测定OD值。
1.2.7 蛋白质提取方法
称取宰后不同成熟时间的样品,采用SDT(4%(w/v)SDS,100mmol/L Tris/HCl p H7.6,0.1 mol/L DTT)裂解法提取蛋白质,然后采用BCA法进行蛋白质定量。每个样品取适量蛋白质采用FASP(Filter aided proteome preparation)方法进行胰蛋白酶酶解
1.2.8 质谱条件及动态排除时间
每份样品采用HPLC液相系统Easy n LC进行分离。色谱柱以95%的0.1%甲酸水溶液平衡,样品经过分析柱分离,流速为300 n L/min。后用Q-Exactive质谱仪进行分析。检测方式为正离子,母离子扫描范围300~1800 m/z,一级质谱分辨率70000在质荷比200 m/z处,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 target为1e6,Maximum IT为50 ms,动态排除时间(Dynamic exclusion)为60.0 s。多肽和多肽碎片的质量电荷比按照下列方法采集:每次全扫描(full scan)后采集20个碎片图谱(MS2scan),MS2 Activation Type为HCD,Isolation window为2 m/z,二级质谱分辨率17500在200 m/z处,Normalized Collision Energy为30 e V,Underfill为0.1%。
1.3 masot2.2和prote研磨资
所有试验均设置3次重复,且所得数值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Mascot2.2和Proteome Discoverer1.4进行查库鉴定及定量分析,并采用Excel及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