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落叶松是一种也被称为西伯利亚松毛的寄生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区, 主要危害落叶松也危害红松、樟子松、云杉和冷杉。幼虫体灰黑色, 体侧有长毛, 两侧密被灰白色绒毛。老熟的虫体长47~61mm, 1a 1代或2a 1代。以4龄或5龄幼虫在树干基部的树皮中及树木根际周围的杂草或裂缝处越冬, 次年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危害。6月中旬结茧化蛹, 7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主要啃食落叶松松叶, 严重者可将针叶全部吃光, 远处看似火烧般焦黄一片, 严重地影响林木的生长和森林资源的安全。
1 害虫增加的原因
1.1 生物多样性原则
大面积的落叶松纯林, 树种单一, 造成生物多样性差, 生态系统脆弱, 林木抵御逆境、抗病虫的能力差, 而且为虫害迅速发展、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使用各种化学品
在松毛虫防治过程中, 经常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在消灭害虫的同时, 也杀伤了它们的天敌, 使寄生天敌因缺乏寄主而难以生存。
1.3 森林生长旺盛
林地质量差, 造林时不能因地制宜, 违反适地适树和良种壮苗的原则使林木生长衰弱以致病虫趁虚而入。
1.4 速发生发展、蔓延的速度
防治技术和防治手段远跟不上人工林迅速发展和病虫害迅速发生发展、蔓延的速度。目前, 化学药剂仍然为主要防治手段, 而植物保健、抗性树种、生物防治等还相当滞后, 转基因抗性树种等高科技手段还处在起始阶段。
1.5 逆性松毛虫
高温、低湿有利于松毛虫发生发展, 反之则不利于松毛虫的发育。由于近几年春季天气干旱, 冬季又是暖冬, 形成了利于松毛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1.6 消灭昆虫并彻底
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 在防治病虫害时不能达到同时同步, 造成灭虫不彻底。
1.7 预防措施无效
对森林病虫害的预防、预报及平时的观测和防范措施这一环节抓得不力, 没有专职监测员, 资金少, 也是成灾的主要原因。
2 化学药剂防治
所谓的综合防治, 是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 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点, 互相取长补短, 从而将松毛虫的危害降到最低点。主要介绍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2.1 大示范区、偶评论员、安全区、地区
要从松毛虫和林分结构的关系着手, 准确把握其发生发展规律, 科学划分常灾区、偶灾区、安全区。根据不同发生类型区, 有针对性地选用营林措施改造松毛虫发生环境、保护利用天敌、生物农药和生物制剂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救急等防治措施,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 从根本上扭转被动防治的局面。
2.2 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虫情动态
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中。松毛虫大发生是有规律性的, 根据松毛虫的发生类型, 加大虫情监测力度, 坚持定期调查和常年监测相结合, 同时做好偶发区和安全区的虫情监测工作, 准确掌握虫情动态, 要切实落实森防机构的虫情监测工作责任制, 建立健全监测工作制度, 对大面积暴发松毛虫灾情的, 要追究其森防机构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2.3 预防和处理伤口疾病
2.3.1 温度及施菌量
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 一般防治3~4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施菌量每公顷600~1200万国际单位 (IU) 。多雨季节慎用。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2.3.2 花镜显微手术
它们对保护松树、消灭害虫、维护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用药防治害虫相比, 具有花钱少、效果好的特点。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 设置人工鸟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为每年3、4月份, 每公顷15~30个为益, 鸟箱大小为15cm×20~30cm, 颜色以木材本色为好, 鸟箱朝向为迎风面, 布设高度应距树冠1m左右。
2.3.3 释放红眼蜂
繁育优良赤眼蜂, 在落叶松毛虫产卵初期, 选择晴天, 无风的天气分阶段释放, 每公顷150万头。
2.4 森林管理技术措施
2.4.1 混交方式及混交方式
选育抗病虫树种, 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针阔混交林, 混交方式采用株间、带状、块状均可。林间要合理密植, 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 形成复杂的生物群落环境, 有效提高林木抗虫能力。
2.4.2 封山造林
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 应进行封造结合的方式育林, 禁止采伐放牧, 并培育阔叶树种, 逐步改为混交林。
2.4.3 抚育间伐、卫生伐
对郁闭度较大的落叶松林, 加强松林抚育管理, 适时抚育间伐、卫生伐, 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 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
2.5 人工物理控制
2.5.1 人工预防和控制
对人力充足, 松毛虫危害面积不大的地区, 可根据它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采用人工摘除卵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