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特的荒暑派身份
在英国的伦敦,有一部剧。舞台的布局非常简单。这位老夫妇试着说了关于天气和食物的无聊的话。一个戴着眼睛的老女子,两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两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之间有冲突。她的对话是无声的。这位老女子似乎想和她20多岁的已婚男子形成一种关系。
观众们对此戏都唏嘘一片,排斥之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一位观众特意写信给作家问他到底写的是什么?剧院不得不决定提前结束首演的时间,而一些评论家都认为此戏属于“作者在符号中打滚和沉溺于费解的话的那些剧本之一”。
47年之后的2005年12月10日,这部戏的作者摘得当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颁奖辞这样写道:“他是二十世纪英国戏剧的复兴者,用以描述他作品风格的词汇已经列入了《牛津辞典》。像卡夫卡、普鲁斯特与格雷厄姆·格林一样,他已经划定了一块领地,一块具有鲜明地貌特点的领地。”
他就是哈罗德·品特。是品特派风格(pinteresque)的创造者。而1958年上演的那出戏就是品特的第一部代表作《生日晚会》(the birthday party)。
在众多评论家的冷嘲热讽的洪流之中,有一位叫哈罗德·霍布森的剧评家却愿意以一个评论家的名誉为担保,其称:“《生日晚会》既不是四流的剧目,也不是二流的,而是一流的作品。”支持品特,虽然这样但还是没能挽回此剧被停演的结果。不过不幸中的万幸他的担保虽然没能阻止剧目被停演但至少阻止了品特戏剧生涯的夭折。
寻根溯源,为何当年的冷嘲热讽演变成如今的追捧轰动?一出“在符号中打滚的”、“沉溺于费解的话”的剧作怎么能够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亲睐?到底哈罗德·品特只是个专写晦涩难懂、费解的话语愚弄观众和蒙骗评论家的人呢?还是像马丁·埃斯林所断言的,品特是荒诞派作家,游走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亦或是,看似颠覆传统戏剧的品特式风格,其内在只是把人们误读的东西用戏剧的方式给以端正?
一、 从《风景》中的对话
品特剧作中,人物与人物之间普遍交流不畅,因为不顺畅便产生了晦涩难懂的误解。在此,我以戏剧文体学中会话分析法为工具,简单纠正对品特的误读之一:晦涩难懂的语言。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是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Harvey Sacks。会话分析所观察的是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语言并不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者所关注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组织及理解日常生活,揭示这些活动的结构与秩序。
首先《风景》中品特所给出的舞台提示这样写着:
注意:达夫通常在说贝丝,但似乎听不见她说话。
贝丝从来不看达夫,似乎听不见他说话。
两个人物都很放松,一点也不僵硬。
初看之下,这是十分诡异的舞台提示。一般的舞台提示都是对人物在做些什么予以简单的指示,而最重要的是如此的舞台提示岂不是违反了人与人交流的基本行为?让我们慢慢接着读剧本。
贝丝我喜欢站在海边。就是那里。
【停顿。
我站在那儿。很多次。我喜欢这么做。我做了。
【停顿。
我会站在沙滩上。在沙滩上。哦……空气非常新鲜。但是天很热,在沙丘上。但是空气是那么新鲜,在海边上。我非常喜欢。
【停顿。
有许多人……
【停顿。
我很美。
【停顿。
我走回沙滩上。他已经翻身了。脚趾埋在沙里,头埋在手臂里。
《风景》的开头就是这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段“独白”。其中有13个“停顿”。在14句没有交替的话轮,除了独白的说法,亦可以称此为自我的话轮交替(turn taking)之后达夫接上的第一句便是:
达夫狗跑了。我没有告诉你。
【停顿。
昨天,我不得不在一棵树下躲了二十分钟。因为下雨。我想告诉你。
和一些年轻人。我不认识他们。
【停顿。
然后雨小了。又是一阵大雨。我刚走到池塘边。然后我感觉到几颗大雨点。幸运的是我离躲雨的地方只有几步之路。我在那儿坐下来。我想告诉你。
【停顿。
你还记得昨天的天气吗?那阵大雨?
贝丝他感觉到了我的影子。我站在他的身边,他抬头看我。
达夫我应该带些面包。那样我就可以喂鸟了。
显然达夫根本没有回应贝丝。这一点违反了关系准则
话剧之为话剧不就是要角色与角色之间交谈,由语言揭示情节的发展,由语言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由语言来激发冲突矛盾,话剧不就是语言交流碰撞中的激烈化学反应的艺术吗?可是在品特的《风景》中,我们看见的只是一对“大概”是夫妻关系的男女,以交流的方式诉说着内心独白,颇让读者觉得晦涩难懂,无法理解品特的用意何在。
纵贯《风景》全剧,其实可归类成一个简单的对话模式:
贝丝内容A
达夫内容B
贝丝内容A’
达夫内容B’
贝丝内容A’’
达夫内容B’’
若我们好好的回想自己的周边人的对话,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候人们的对话和《风景》中的对话出奇的一致。
试举生活中一小例子:
甲:我觉得这个电影非常好看,简直就是神作。
太牛了,我要是以后能够搞出这样的就好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