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审定小麦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科学通用代码(osid):。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仅次于水稻。已培育的大量小麦品种,在提高粮食产量、提升小麦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准确地鉴别品种及其遗传特异性,对种子质量鉴定、遗传资源评价和品种权益保护均具重要意义。传统的方法基于形态和农艺性状,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规范的测试标准,在特定时期和规定群体内对被测试的品种进行表型性状的描述与鉴定。表型性状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难以有效地鉴别表型相近和遗传关系较密切的品种,因而受到限制,不能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大量的多态性分子标记,如果某一品种具有与其他品种不同的独特标记,这些标记的组合可以构建该品种的指纹图谱
1 材料和方法
1.1 代和60年代测定的品种有
试验材料为66个春小麦品种,其中,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审定的品种各1个,70年代审定的品种4个,80年代审定的品种12个,90年代审定的品种22个,2000-2009年审定的品种26个。
1.2 测试方法
1.2.1 基因组dna提取
将2~3g新鲜叶片放入研钵中加液氮研磨至粉末,利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稀释后测定浓度,以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样品在-20℃冰箱中保存备用。试验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完成。
1.2.2 由ssr标记索引合成和筛选
根据R?der等
1.2.3 变性复性20s
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0μL。PCR扩增程序:95℃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0~60℃(依引物而定)复性50s,72℃延伸30s,35次循环后72℃延伸10min,4℃保存。扩增产物用6%聚丙烯酰胺凝胶恒压电泳分离,硝酸银染色显影。
1.2.4 试材料的分布
统计同一SSR引物扩增条带(等位变异)在各参试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如果无扩增,记为0;如果有扩增,则按其产物分子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记录为1、2、3、……,直到分子量最小的产物为止。
1.3 ssr数据的统计分析
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用于测定每个位点的多态性分辨能力,不仅考虑到位点上存在的等位基因数,还考虑到这些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计算公式
PIC
等位变异数(allelic variation,N
采用东北农业大学开发的遗传统计分析软件Genetics Statistics 3.0(登记号:2007SR11872)分析品种特异指数。利用资源特征分析软件ID Analysis1.0(登记号:2007SR11870)建立品种分子身份证ID。缺失位点过多和相似系数过高的引物首先被淘汰,然后以最少的引物组合鉴定品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物的筛选及其多样性
520对SSR引物中,有212对具有清晰的扩增条带。其中19对引物扩增结果表现为单态,占8.96%,其余193对引物扩增结果表现为多态,多态性引物频率为91.04%。扩增条带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分布从7(3D)到13个(5A)。193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24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为2~10个,平均每个多态引物扩增的等位变异数为3.75个。扩增的等位变异数为3个的引物有58对,占多态性引物的30.05%,频率最高;扩增的等位变异数为2个的引物有49对,占多态性引物的25.39%,频率次之;扩增等位变异数在7个(含)以上的引物仅有15个,频率为7.77%(图1)。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化范围是0.03~0.86,平均为0.51。
212对引物在小麦A、B和D基因组的分布情况,以及每个基因组的等位变异数和多样性指标不同(表1)。A、B和D基因组检测位点数分别是77、68和67,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分别为3.83、3.47和3.16(ABD),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0、0.45和0.43(ABD)。将2个多样性指标综合起来看,A基因组多样性较高,B基因组的多样性次之,D基因组的多样性最低,这可能是因为D基因组含有更多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育种过程中,对其选择压力较大,致使其多样性降低。
7个同源群中,第2群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最高,第7群最低,其排列顺序依次为:第2群(3.97)第1群(3.71)第4群(3.59)第6群(3.43)第3群(3.37)第5群(3.35)第7群(3.10)。7个同源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第2群(0.51)=第3群(0.51)第6群(0.48)第1群(0.47)第4群(0.44)第5群(0.42)第7群(0.41)。综合2个指标得出,第2同源群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第7同源群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
2.2 小麦品种的特异性指数
每一个供试小麦品种用212对SSR引物扩增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