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隋书隋书墓志》所见丈人星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隋书隋书墓志》所见丈人星考 1、 《武帝纪》载 南朝梁武帝登基后,“尊皇立为文帝,皇旗为德皇,庙号为太祖。”其所言“德皇后”, 不确。按《梁书》卷2《武帝纪中》记:“皇妣为献皇后, 追谥妃郗氏为德皇后。”卷7《太祖献皇后传》:“天监元年五月甲辰, 追上尊号为皇后, 谥曰献。”《南史》卷6《梁本纪上》亦记:“皇妣张氏为献皇后, 陵曰建陵。郗氏为德皇后, 陵曰修陵。”则可见萧顺之妻张氏谥为献皇后, 萧衍妃郗氏谥为德皇后, 《隋书》此处有误, 应为“献”而非“德”。 2、 《通典》卷7《吉礼三》页c本 “又令太史署, 常以二月八日, 于署庭中, 以太牢祠老人星, 兼祠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钩陈、北极、北斗、三台、二十八宿、大人星、子孙星, 都四十六坐。”此段有三处存在疑问。太史署, 按据《隋书·百官志上》, 南朝陈官制基本沿袭南朝梁, 梁设太常卿统太常令、丞, 未提及太史署之设置, 史籍中明确记载太史署设置是在北齐时期, 此处所记太史署应有误。或许正因此故, 《通典》卷44《吉礼三》将之系之为隋制, 但似亦与上下文意不合。又“大人星”, 此星名史书中未见, 《通典》卷44《吉礼三》作“丈人星”。“丈人星”主军粮, 古天文志中多有记载。《唐开元占经》卷70云:“甘氏曰, 农丈人一星在南斗西南。郗萌曰:‘农丈人主岁丰耗, 在箕东岁大熟;在箕西饥;在箕南小旱穰;在箕北大穰。”“大”、“丈”字形相近, 或因之而讹。“大”应改为“丈”。又“子孙星”, 亦未见此星名。按, 子星与孙星应为不同星名, 可参见《晋书》卷11《天文上》:“丈人东二星曰子, 子东二星曰孙。”因此在“子”和“孙”之间应有顿号。 3、 宫廷内置先蚕超 “路西置皇后蚕坛, 高四尺, 方二丈, 四出, 阶广八尺。”按历代皆未见皇后蚕坛之说, 而多见置皇后采桑坛, 《晋书》卷19《礼志上》记西晋置先蚕坛于皇后采桑坛东南。《隋书》虽记皇后蚕坛形制, 下文却未提及蚕坛之功用, 结合下文称置“先蚕坛于桑坛东南”, 亦合晋制, 而行礼之仪亦如晋法, 或疑“蚕”乃“桑”之误。 4、 为位品秩诸科 “凡十二卿, 皆置丞及功曹、主簿。”查后文所列诸官品秩, 则记太常卿五官、功曹, 为位不登二品者五班。宗正等十一卿五官、功曹, 为位不等二品者四班。则十二卿属官中设置有“五官”甚明, 疑此句漏“五官”二字。 5、 梁武帝时任仪曹,后迁子为引发议词 梁天监年间以“尚书水部郎袁孝然、议曹郎孔休源”为建康狱正。但查南朝梁尚书省并未设“议曹”机构, 更无“议曹郎”一职。又据《梁书》卷36《孔休源传》, 梁武帝初年孔休源曾任仪曹郎中, 后迁建康狱正。时间正与此符合。可见“议”当作“仪”, 可据改。 6、 《梁加寺字,又置总章校尉” “又置协律校尉、总章校尉监、掌故、乐正之属, 以掌乐事。”查南朝梁并未见“总章校尉监”一职, 但似设“总章校尉”职, 元人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26《诸寺部》太常寺条记“梁加寺字, 又置总章校尉。”清《钦定历代职官表》卷10亦称“谨案:《宋书·乐志》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有总章工冯大列给诸王舞伎事, 是宋齐亦有总章乐, 而不言所属。至梁设校尉, 而总章始置专官。又别立清商署丞, 于是太乐、总章、鼓吹、清商四乐遂各有分掌。”其论梁设总章校尉一职的渊源甚详, 由此可见此处断句有误, 应断作“又置协律校尉、总章校尉、监, 掌故、乐正之属”。 7、 太府卿所置太府卿所置之官 “统左右藏令、上库丞, 掌太仓、南北市令。”此句有两处问题。首先, 据《隋书》本卷后文所列南朝梁职官品秩, 可知梁时还设有上库令一职, 为流外三品藴位。《通典》卷37所记亦同。则此处漏一“令”字。应改。又太仓一职, 前文已述太仓令隶司农卿, 此处似乎不可能再隶于太府卿, 应有讹误。又据《唐六典》卷20太府寺条下注:“梁天监七年始置太府卿, ……统左、右藏令、上库丞、太市、南市、北市令。”其言“上库丞”一职与《隋书》相同, 但“太仓”则作“太市”。太市即太市令, 亦作大市令。其职掌史书并未详载, 《资治通鉴》卷176《陈纪》长城公至德二年条“ (杨) 客卿奏请不问士庶, 并责闗市之征。而又増重其旧, 于是以阳惠朗为太市令, 暨慧景为尚书金仓都令史。二人家本小吏, 考校簿领, 纎亳不差。然皆不达大体, 督责苛碎, 聚敛无厌, 士民嗟怨。”则可知南朝陈太市令所掌事务包括收取市税, 属于太府卿职权范围, 陈制多沿袭梁制, 疑此处“太仓”乃“太市”之讹。 8、 皇姐妃、立君世,后文列诸职官班品 “皇弟、皇子府, 置师, 长史……”按后文记“嗣王府则减皇弟皇子府师、友、文学、长兼行参军。”似说明皇弟皇子府属官中应设“友”之职, 又后文列诸职官班品时亦记皇弟皇子府友八班。或疑此处漏记, “师”后应加“友”字。 9、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