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宗与我国古典目录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姚振宗与我国古典目录学 一 关于姚振宗的贡献 姚振宗(1840-1906)出生于浙江省山阴市(绍兴)。他是中国现代目录学史上的一位优秀的目录学家。他穷毕生精力编撰《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成为明清以来补注正史艺文志工作的后起之秀。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于统治者对文化思想的高压政策,学者都不敢再谈“经世致用”之学,而走上了考据学的道路,潜心古典文献整理,留下了重要的成绩。姚振宗在青年时期就泛览各家书录,不求科举仕进。他继承乾嘉学风,从考据学入手,专治目录学,身体力行,勤于实践。1880年,他从味经堂书肆得《汲古阁刻书目》,因念明代藏书家毛晋旧藏多为秘本,而该目仅著录卷数、著者和每部页数,杂糅无绪,于是仿四库目例,补正阙佚,重新编定《汲古阁刊书目》二卷 1889—1899年,姚振宗竟十年的功夫,“自七略之辑佚,汉志之疏补,后汉三国之补志,隋志之考证,先后勒成专书。” 姚振宗去世后,其著述陆续刊行问世。1917年吴兴张钧衡刊行《适园丛书》,收录其《后汉艺文志》、《三国艺文志》二种。1930年浙江省立图书馆刊行《文澜阁珍本丛刊》,收录其《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汉书艺文志条理》、《汉书艺文志拾补》四种。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搜集历代补订正史表志二百四十五种,汇为《二十五史补编》,收录其《汉书艺文志条理》以下补志、补注、考证之作五种。1936年,上海开明书店又将其丛书刊行排印本。姚振宗一生读书著述,不广交游,自《快阁师石山房丛书》陆续刊行后,他的学识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二 全国图书总目录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的主要成就,在于对我国古代史书中,所谓正史艺文志的补志、补注和考证工作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艺文志或称经籍志,是我国正史里面记载图书目录的专名。正史中收入图书目录的体例,班固撰《汉书》时首创。但二十六史中只有七种艺文志或经籍志,就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和《清史稿艺文志》,其余十九种正史都没有艺文志;而且上述七种艺文志本身也不够完善,因而就有后人的补志工作和对原有七家正史艺文志的考证和补注之作。正是由于这一工作,使我国有了一部由汉到清二千多年最完备的全国图书总目录。 《后汉书》与《三国志》无艺文志。清代前于姚振宗补《后汉书》艺文志者,有钱大昕的《补续汉书艺文志》一卷,侯康的《补后汉书艺文志》四卷、顾櫰三的《补后汉书艺文志》十卷。但钱书“脱漏甚多,似非完书”,侯书“考证尚精,门类不备”,顾书“又与辑书不分”,故“三书均未为完备。” 1889年,姚振宗先后撰成《后汉艺文志》、《三国艺文志》各四卷,二书都不冠“补”字,是“不自以为补旧史之阙”。这两部书的优点很多,远胜上述钱、侯、顾诸家。如《后汉艺文志·叙例》上说:“人物撰者,悉以献帝逊位之年为断,其卒在是年之前,则无论乃心魏室如王粲、陈琳,尽事吴朝如张弦、陆绩,皆比之诸候王官属,不以汉之统系,予假于魏王,故亦阑入三国志所载,非牵合时代,漫无断限。”这说明它在收录图书的断代上就很严谨。《三国艺文志》依《隋书经籍志》体例,以书类人,纠正侯书以人类书之弊。晋人陈寿撰《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曾引起后世非议。姚振宗依陈寿《三国志》次第,以魏蜀吴为先后,就补志意义来说,也是可取的。 《后汉艺文志》著录图书一千一百零九部,《三国艺文志》著录图书八百二十九部,搜罗都比较丰富。虽则不可避免地要包括一些未完成的可疑的著作,这是补志工作的共同缺点,但它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为读者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代目录学家梁启超评论姚振宗这两部补志时说:“二书体例如同出一辙。其特色有五:一、著者事略一一详载,令读者得思考其环境及学术渊源;二、著录各书各注出处,视侯康书更加详备;三、其书有近人辑本者,皆列举之;四、后人对于原书有评论者皆录入;五、有疑问者,附按语考证之。其分类大体依《隋志》,视当时书之有无略为增减,释道二家则附四部之末。其断代极谨严,极少滥收阑入之弊。至搜罗之广博,则此两时代之著作,殆已全收无遗,清代补志之业,此其最精勤足称者也。” 三 清孔姚振宗撰《隋书经籍志考证》十三卷 姚振宗在目录学上的成就,除上述补《后汉艺文志》和《三国艺文志》外,还表现在对《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的补注和考证上。 《汉书艺文志》开创正史艺文志先例,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图书目录,从南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以来,到现在对它作研究、注释和考证的不下几十家,但能就其疏略不完,而博采群书,条分缕析,寻究指归的,识者当推姚著《汉书艺文志拾补》和《汉书艺文志条理》二书。 姚振宗病《汉书艺文志》絓漏未尽,于是采辑古籍,依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次序,编纂《汉书艺文志拾补》六卷,著录图书三十四种,二百八十五家,三百十七部。《例言》中说:

文档评论(0)

134****3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