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府君山公园总体布局与景观规划
根据景观分布、景观源类型、区域特征和环境条件,将公园总体布局分为六个功能区。作为公园的主体,标准地层科学调查区(历史遗迹保护区)、北部的九山顶综合旅游区和南部的五君山综合旅游区、沿津梁公路和马坪公路的苏谷风景名胜区、苏谷和历史遗迹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区和运营基地。
一、 地层特征的研究区域历史遗迹保存区域
该区以开展地质科学研究和考察、科普教育活动为主,又为史迹保存区(原核心区)。体现对珍贵地质遗迹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具体构想为:
1. 设置“天然平台”景观区
该区内包含中元古界蓟县系的铁岭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的下马岭组、长龙山组和井儿峪组。自府君山公园向北即可进入素有“叠层石宝库”之称的叠层石观赏区,这里的叠层石形成于距今10亿年前。叠层石那绚丽多姿的图案,斑斓纷呈的色彩,清晰流畅的纹理,不仅是科研科考的瑰宝,亦具极佳的观赏价值。规划拟在此区安排游人近前欣赏叠层石景观、铁岭沟口天然石壁及其纹理、青白口系与蓟县系交界处的界碑以及距今12亿~13亿年间的沉积海泡石矿床、铁岭组最古老的喷气孔构造。可站在府君山顶亲身体验地质奇观“两手连亿年”是何感受(即:一手触摸8亿年前中、上元古界地层,另一只手又能触及6亿年内古生物地层),亦可远瞻青白口系地貌景观——“海兽之吻”,以及眺望九山顶标准地层剖面的起点处那山峦叠嶂、九峰突兀、大气磅礴、雄伟壮观的远景。同时,结合府君山公园的开发,将现在县城的中、上元古界地质陈列馆迁至府君山南麓,扩建为整个地质公园的地质博物馆,使游人在未实地踏勘地层剖面之前对其先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况了解,以便实地踏勘时有的放矢、对号入座,从而加深印象,受到科普教育,并可弥补不能全线游览的缺憾。
2. 太古重视接触和元古岛的界线
该区包括长城系的常州沟、串岭沟、团山子3组标准地层剖面,是本套剖面的起点,在此可观赏到18亿年前太古宙与元古宙的分界线,中上元古界自此开始。规划拟在本区内考虑以下景点:
(4)长城系景观系列——常州沟组(远观)、串岭沟组(远观)、团子山组
3. 中段
本段原则上不安排普通游人深入史迹保存区内的近观,主要作为科考科普专项活动基地。
二、 府君山公园和叠层石麻黄公园景观总体规划
本区向西至津围公路,南至县城,北至洪水庄、南车道峪、和平村一线,东至东井峪北山,面积约15平方公里。划入地质公园内的府君山游览区主要由府君山公园和“叠层石宝库”两个景群组成。规划的府君山公园北侧设府君殿、广成子殿、文王殿、无终塔、玉皇阁、功德亭、望湖亭、天池、卧牛石等景点。在公园南侧入口附近划出百花园、百兽园、伊甸园、娱乐和游乐园区域。
规划拟在史迹保存区外景观隐蔽处适当考虑小规模的叠层石开采加工区。另外将该区北侧游线上的南车道峪、兴隆堡、和平村等小山村开辟为民俗、民风旅游村,因其交通方便、设施相对齐全,可安排游人在此休息、进午餐等活动。
三、 大西南两大景区主要采用的空间
本区范围向北至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至马营公路,西连世界文化遗产黄崖关长城风景区,东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山,面积约30平方公里。规划将该区分为绝顶览胜区、山野观光区、峡谷探险区、野生植物考察区、地质观光考察区、休疗养度假区、千亩狩猎区、水上娱乐区、十里桃花迎宾区、管理服务区等,规划拟在此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开辟西、南区域,如开发景区中部的千年古村——青山岭小山村,增设山乡民俗民风观光、观奇松(村西松海及“鸳鸯松翠”景点)、赏水景(郭家沟水库及“库水映天”景点)及小型服务配套项目。利用景区西部的万亩板栗园一部分开展观赏或采摘活动,还可在景区西北角适当开设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小、设施要求不高或使用频度较低的野营区、青少年地质夏令营等,使功能分区均衡,游人量动态平衡。
四、 王庄组地质剖面
本区北起下营镇的岐山澜水洞景区,南至洪水庄的洪水庄组地质剖面,西至马平公路旁的王庄组地质剖面,东至沿河谷和津围公路的东山脚,面积约12平方公里。规划开发建设气鼓山溶洞景观,在洪水庄安排小规模服务点。同时按原岐山澜水洞景区规划分主景园、山麓园、自然园三部分逐步修建岐山澜水洞游览区的景观,即以下9个景区:
1. 兰水古洞展示
该景区以人文景观为主,展示中华礼教发祥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景点为岐山澜水洞,这组建筑依山傍水,规划意图按旧貌复原。
2. 文武之路
按礼教习书法炼气功的教风,配置书画天地和健身园地。
3. 以药与药的制作和种植为中心的加味社会
据礼教采摘黄芩熬制茶膏和施药治病的记载,在葫芦广场西侧的山脚下建黄芩膏作坊和药膳斋。结合水质优良的“无根泉”建茶社。
在澜水古洞东北现“井水不犯河水”的景点位置建重檐井亭,近可观井水,远可观“卧佛”(河对岸形似“卧佛”的山头)。在药膳斋南二十多米的山脚下建碑林。
4. 设置主景园
在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