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诺恩吉娅》的音乐创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诺恩吉娅》的音乐创作 蒙古民歌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和高度完美的艺术品质。旋律优美、端庄,节奏舒展、自由,有着草原般宽阔的气息。它以徵调、羽调为主要调式,次之为宫、商调,并常出现调式交替,好像是天空般多变的色彩一样,令人着迷。科尔沁民歌《诺恩吉娅》属于蒙古族民歌中的思乡曲。这类民歌是远离家乡的蒙古人为倾诉思念故乡之情而创作的,它在蒙古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乡曲分为两类:武士思乡曲和妇女思乡曲。其中妇女思乡曲是指远嫁他乡的年轻女子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所唱的歌曲1。如《诺恩吉娅》中唱到: 嫩江岸上,马儿拖着缰绳。 性情温柔的诺恩吉娅,嫁到那遥远的地方。 驾起那长辕子的车呦,走也走不到的地方, 花翅膀的小凤凰也飞不到的地方… … 谱例1 思乡曲多属蒙古族民歌中“包古尼哆”一类,俗称“短调”。其特点是旋律极其优美,有明确的节奏,乐句相对短,装饰音少,但音程较宽,歌词很长。在形态上区别于“乌日汀哆”(长调),更易于广泛流传,所以在蒙古族地区更大的范围内盛行(45-46)。 《诺恩吉娅》为短小的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式结构,为E羽调式。结构图示为a+b+ c+b′ 全曲的旋律进行具有中国传统民歌中“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a句是乐思的最初呈式,旋律音程由主音跳进上行,后级进下行,而后又跳进上行至属音结束(28)。对全曲的调式调性进行了呈示。旋律的进行及乐句结束的长音表达了远嫁他乡的年轻女子对故乡的思念,委婉曲折,如泣如诉;b句从旋律音程的构成上为a的上五度模仿,b句是a句的重复和引申,巩固了a句陈述的内容。两句的节奏型大致相同,为X XX XX X |XX X - - |体现出了“起承”的关系。从两句的调性色彩看,具有着主调到下属调的色彩变化,走向明亮,也是对主题情感的进一步烘托,表现出远嫁他乡的少女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和父母养育之恩的依依不舍。c句为三部性原则构成,节奏的变化及展开了“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是全曲“转”的部分,也是整首歌曲情感最为细腻,表达最为丰富的一句。c句的结束音为主音上方的六级音,从调性色彩来看,由明亮趋于温暖,将少女对父母和家乡的思念表达得更为细腻和准确。旋律音程的八度大跳及乐句三部性原则的构成更是将少女那种低沉内在黯然神伤及对远离家乡和父母的寂寞与无奈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的b′句是对a句的变化再现。b′句的后半段为a句的下五度模仿,进一步巩固了调式调性,也是全曲“和”的部分,结束在调式主音上。整首作品一段曲式结构的“起承转合”原则体现得十分明确,词曲结合浑然一体。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蒙古族作曲家永儒布先生,将《诺恩吉娅》改编为混声四声部无伴奏合唱,充分发挥了人声的巨大感染力。作品采用了固定旋律的变奏手法,《诺恩吉娅》由引子、主题和尾声三部组成,主题部分由三次变奏写作而成,分别以F羽调及C羽调式的主调与属调的关系交替出现,全曲共40小节。 谱例2 首先,由上例可知,引子部分(1-5小节)采用了主题拆分的手法将主旋律第一小节的6个音(f1 bb1 ba1 f1 be1 bc1 )以 “ X X- -” 的节奏型分别由男低声部-女高声部-男高声部-男低声部-女中音四个声部,以“pp”的力度轮番的呼唤“诺恩吉娅”的名字开始(呈示出作品的主题)。引子的最后两小节将原民歌中第一乐句,第二乐节中的旋律进行了扩展性的模仿,同样按“X X - -”的节奏型由女高音担任旋律声部,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为和声性声部,再次以“p - f - pp”的力度呼唤“诺恩吉娅”,并以大三和弦、减七和弦及小三和弦来表现少女远嫁他乡的惆怅与哀怨,结束在F羽调式上,为主题第一变奏的C宫调式的出现作为自然的铺垫。特别是减七和弦及小三和弦(是Ⅶ7/Ⅵ级-Ⅰ级)的功能连接,如泣如诉,凄婉动人,仿佛久别故乡的“诺恩吉娅”抑制不住思乡的情感,无数次地爬上高耸的山峰,遥望着家乡,呼唤着亲人。 谱例3 其次,由谱例3可知,主题共28小节,由三次变奏组成。第一次变奏的部分以领唱加四部混声合唱的形式完成,由女中音领唱完成第一变奏部分的演唱。而四个声部(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以固定的节奏型“X- - - |X·X XX XX|”担任和声性的演唱声部与女中音领唱的旋律声部形成你动我静,你简我繁的互补声部。女中音领唱无疑突出了作品中主人公“诺恩吉娅”的艺术形象。每当领唱声部出现长音时,合唱声部都会以模仿的固定节奏音型呼唤“诺恩吉娅”,与领唱的主旋律声部形成呼应。在动静形成互补的同时在力度上,合唱团以“p”的力度演唱,用柔和细腻的音色烘托了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又像是在静静的倾听着主人公内心的苦楚与伤感的诉说。此时和弦多采用七和弦并出现声部的四度音程的叠置(见谱例第七小节、第八小节、第十一小节、第十二小节)这种不协和的和弦在色彩上苦涩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