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修身为本思想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艮修身为本思想研究 黄宗羲在《明朝儒学案》中进行了著名的讨论。“明朝的学术集中在泰州和龙溪,它在全世界非常流行,因为泰州和龙溪失去了他们的教义。”。“泰州”毫无疑问指的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长期以来, 学界对作为阳明杰出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评价, 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一种观点认为“王艮是封建纲常的卫道士”, 另一种观点认为王艮是“早期启蒙思潮的先驱者”。而对阳明, 既有赞誉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式的伟大人物, 也有认为他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者。笔者以为, 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是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 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 则在于是否能够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 “托天之梦”:“托天之梦”的实践 在哲学史上, “龙场悟道”被认为是阳明心学的起点。 据《王阳明全集》中的年谱记载, 正德年间, 宦官刘瑾专权, 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因上书谏言获罪。王阳明忿忿不平, 上奏皇帝要求“去权奸”, 结果得罪刘瑾, 先被“廷杖四十”, 后“谪贵州龙场驿驿丞”。 由六品主事大员一下子贬到什么品也没有的驿丞, 从繁华的京城一下子被发配到偏僻荒漠的龙场, 阳明自然生出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幸的是, 他又患了虚痨肺病。他“自计得失荣辱皆得超脱, 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 乃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于是, 他极力排除生死杂念, 在石洞之中“日夜端居澄然, 以求静一”。“久之, 胸中洒洒”, 终于在一个春夏之交的夜晚, “大悟格物至知之旨”。大悟后的阳明认识到朱子的格物法是错误的, 格是格心, 从心上下功夫, 即“吾心即道”。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长期以来, “龙场悟道”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仿佛是阳明学术思想在一夜之间的顿悟。其实, 这是阳明长期以来对人生和社会进行思考、求索而在得失、荣辱甚至生命都无法把持的绝境之中激发出来的思想之火、生命之光。作为中国儒家的圣贤人物, 阳明在童年时代就有立志成圣而齐、治、平的远大志向。书塾读书时, 他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说:“惟读书登第耳。”他表示怀疑, 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 或读书学圣贤耳。”后来的亭前七日格竹, 可见其强烈的成圣愿望。可以说, “龙场悟道”不仅解决了他多年前格竹事件中的思想难题, 实现对朱子格物之学的扬弃, 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的人生境界, 使其做到心与理的合一, 从而具备了圣贤气象。从此, 阳明在“内圣”方面, 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开创了“心学”理论体系, 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外王”方面, 作为一个熟谙军事的文官, 多次带兵南北征战而立下十大事功, 成为明朝中期力挽狂澜的人物。 王艮的“托天之梦”, 是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活动。据《明儒王心斋全集》中的年谱记载:“先生一夕, 梦天坠压身, 万人奔号求救, 先生独奋臂托天而起, 见日月列宿失序, 又手自整布如故, 万人欢舞拜谢。……先生梦后, 书‘正德六年间, 居仁三月半’于座右。” “天坠压身, 万人奔号求救”, 反映的正是当时封建专制压迫下的广大百姓的生活惨况。“独奋臂托天而起”, 表达的是王艮以天下为己任而赤身担当的英雄行为。“见日月列宿失序, 又手自整布如故”, 则是王艮救民于水火, 恢复社会秩序的“救世主”行为。王艮的这一梦, 实是其长期来对人生与社会思考的顿悟。 王艮虽盐丁出身, 但天资聪颖, 七岁“受书乡塾, 信口谈说, 若或启之, 塾师无能难者。”十一岁时, 因“贫不能学, 辞塾师就理家政”。十九岁时, 为生活所迫“客山东……商游四方”贩运私盐。长期困苦的生活经历, 亲眼目睹人民遭受的种种痛苦等, 迫使王艮在黑暗中苦苦探索救世之道。二十五岁上, 他在曲阜拜谒孔庙, “瞻拜感激, 奋然有任道之志。”终于在二十九岁上, 他以“托天之梦”的形式“悟入”。“居仁三月半”的意思非常明显:孔子赞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 但我王艮会超过颜子, 达到“三月半”。虽然“三月”不是实数, 但多个“半”字, 意蕴就大不一样了。 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说, “龙场悟道”与“托天之梦”是王阳明和王艮强烈的济世救民之“心”的真实观照。 二、 “和和”天下一家 阳明“龙场悟道”, 确立了“心本论”的基本立场。他从“心外无理”、“心即理”的命题出发创立良知说。他认为, “良知”是人性普遍固有、不假外求的“本体”。这个思想实源于孟子的“良知”观。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下同。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 四端之心人人有, 但彼此之间有厚薄之别。因此, “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就是说, 每个人只要通过修为, 都可以成为尧舜式的圣贤人物。在这个思想基础上, 王阳明指出: 良知者, 孟子所谓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也。是非之心, 不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