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浑河源森林公园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及演替调查
森林群落的组成是群落生态研究的基础。不同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非常不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以及组成方法。群落结构研究主要包括群落种类组成、群落层片结构(Synusia structure)、群落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和群落外貌特征及季相变化等方面,研究的森林群落有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热带雨林以及人工林和毛竹林。
群落种类组成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群落植物的科属组成、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优势种重要值。该文以浑河源森林公园为例,对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生活型、群落结构、演替与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可持续保护、开发浑河源生态公益林的经济功能奠定基础。
1 研究区域的自然概论和研究方法
1.1 湿地分布
辽宁省浑河源森林公园位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辽宁省湾甸子林场地车沟工区,距清原县城40 km,为省级森林公园。地理坐标为124°50′~125°18′E,41°51′~42°00′N的长白山余脉龙岗山支脉。公园总面积8 400 hm2,有林面积7 560 hm2,植物102科417属1 027种,野生动物197余种。为季风性高山气候,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平均在26.9 ℃左右,昼夜温差达14.0 ℃。年降水量712.2~1 025.3 mm,雨量多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年蒸发量925.0~1 284.1 mm。无霜期120~125 d。土壤分为暗棕壤、草甸土和沼泽土。
1.2 生活类型种间的关系
在天然林内,设置6个32 m×32 m样方,记载样地中植物的名称,同时根据植物体休眠芽与地面位置关系划分5大生活类型:高位芽植物(Ph)、地上芽植物(Ch)、地面芽植物(H)、地下芽植物(G)、一年生植物(Th)。统计群落总种数和每类生活型的种数。采用点四分法测定天然次生林群落基本结构特征,并随机设置25个样方分主林层、更新层、演替层进行调查,记录天然次生林群落树种演替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区植物区系
研究调查共记录高位芽植物20种,地上芽植物10种,地面芽植物4种,地下芽植物5种,一年生植物4种(表1、表2)。
(接下表)
研究所记录的乔木树种达到20种之多,对北方地区而言,可谓是丰富的。针叶树种除红松外,还有温性的沙松;阔叶树种比较丰富,其中黄菠萝、色木槭、拧劲槭、假色槭、水曲柳、蒙古栎、春榆等都是本区域的代表种,这些树种中,红松、水曲柳、、黄菠萝、榆树等都是第三纪孑遗种,说明该区域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由表2可知,在浑河源森林公园的天然次生林内,各生活型的植物都有,其中最多的生活型为高位芽植物,占所有生活型的46.5%;其次是地上芽植物,占23.3%;地下芽植物占11.6%;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均占9.3%。说明该天然次生林群落还处在不稳定期。
2.2 相对频度分布
由表3可知,浑河源天然次生林中柞树出现的点数最多,为23点,相对密度达到38%,相对优势度为58.30%,相对频度最大,说明柞树分布非常均匀,因此其重要值最高,达到42.3。相对密度较大的树种有毛榛子、核桃楸,由于毛榛子的优势度远低于核桃楸,且分布不均匀,因此,其重要值仅为核桃楸的1/2,核桃楸在天然次生林中重要值为第2位。说明该地适宜柞树、核桃楸的生长,并且柞树为该群落的主导种群。
2.3 红松枝条群团状分布
中位数是累计频数中间值所对应的分组,从频数分布表中能确定中位数所在的分组范围(表4)。累计频数中间值为52在38~55,其对应的分组为0.505~0.755,计算得中位数=0.711,众数=0.223。由于幼树间距有一大部分大于3倍众数,一部分小于3倍众数,表明幼树是群团分布。
该林分有30 cm以上红松幼树6 600株/hm2,幼树呈群团状分布,团间距离平均为1.52 m,有1 700团/hm2,每团平均3~4株幼树。如果通过自然稀疏后,每团仅保留1株,那么尚有1 700株/hm2,足以成林,所以更新是良好的。
2.4 不同层次生林内树种群落组成和分布特征根据树
森林群落本身是由不同种类的物种组成的。森林演替的实质是树种生长、发育、传播和死亡的过程,即一个树种被另一个树种更替的过程。因此,研究树种在森林群落中所处的空间和时间,可以近似地说明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的位置和发展趋势。根据群落内树种
在各层次中的位置、数量和生长状况,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等综合分析,可确定群落中的进展种、衰退种,对了解森林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由表5可知,乔木树种中,假色槭在更新层出现的频率
最高,在演替层和主林层也有一定的分布,说明该树种在天然次生林中为进展种;红松仅在更新层出现且频率最高,说明红松为天然次生林中进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2012年美国faf审定的药物化学类新药统计分析.docx
- 20092015年全国地铁建设规划课题研究.docx
- 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docx
- 2012年全球药物最新上市药物.docx
- 2012年美国新药授权和剂型研究.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Ⅰ) .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Ⅱ) .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Ⅲ) .docx
- 2014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获批情况分析.docx
-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克里唑替尼的靶向治疗.docx
最近下载
- 送气工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 企业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docx VIP
- 李晓峰应用随机过程课后习题_随机过程答案CH2.pdf VIP
- GB T 21186-2007_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JD-66317《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程明(习题解答)王雅新[18页].docx VIP
- 2025 《高质量数据集 分类指南》.pdf VIP
- (高清版)B/T 15831-2023 钢管脚手架扣件.pdf VIP
- 李晓峰应用随机过程课后习题_随机过程答案CH1.pdf VIP
- 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doc VIP
- 卫生健康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