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式革命的历史根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明式革命的历史根源 七年战争前后,在欧洲专制政治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政治现象,即所谓的“开明专制”。普鲁士、奥地利和沙皇先后实施了“开明专制”。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它只不过是这些国家的君主“为加快发展步伐而采取的措施”1而许多苏联和中国学者则认为它是“受到启蒙哲学、特别是启蒙主义国家学说强烈影响的统治方法。”2是“农奴制瓦解、资本主义结构形成,以及阶级关系新变化的产物。”3在此,我想就俄国“开明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为推进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略尽绵薄之力。 一 ,治理国家的必要性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专制国家的历史可以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则为“开明专制”时期,后则为贵族反动时期。而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俄国的反动势力完全抛弃了“开明”的外衣,赤裸裸地进行反革命勾当了。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统治方式,“开明专制”的实施是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联系的。因此,它在俄国的形成与发展,首先应取决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俄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大小。我认为,只有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才不会简单地认为“开明专制”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开明专制”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其代表人物即被称之为“哲学家之父”的伏尔泰。他激烈地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宗教迷信,宣传人类理性至上,认为“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等一切都应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应站到理性的审判台前。”4在政治观上,伏尔泰主观上力求达到的不是革命,而是适时的急进改革,特别是用树立有限权力君主制的办法来防止革命。因此,伏尔泰把社会改造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希望通过“哲学家与君主的结合”,来为人民做他们想做的一切,但人民自己没有管理国家的必要。应该指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伏尔泰的这种政治主张是有着进步意义的,并且很少狭隘的动机。列宁曾这样指出:“资产阶级思想代表者在当时并没有表现任何自私性;相反,不论在西欧和俄国,他们完全真诚地相信世界乐园,真诚地愿意有世界乐园。”5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伏尔泰都看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这就是在他自己的祖国,“开明专制”,并没有什么市场。相反,法国周边的宫庭标榜”开时专制”则成为了一种时尚。答案是简单而明晰的,这就是因为:十八世纪的法国是欧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为迅速,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在与日俱增。“十八世纪(法国)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以上,进出口贸易增加了两倍,对殖民地的贸易增加了四倍”6法国的资本家从工商业中发展致富,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加同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愈来愈不相适应,而贵族垄断了国家、教会和军队的一切高官显爵。法国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在此时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紧张程度,以致使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政治合作根本不存在可能。因此,根据“开明专制”来进行改革的企图在法国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条件,只有革命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有力手段。 但是在俄国,情况都大相径庭。十八世纪初,俄国还是一个经济上很落后的国家。“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国内贸易关卡重重,从喀山到彼得堡,粮价要成为倍的增加。信贷也十分落后,高利贷者是贷款的唯一来源,且利率高达12%-20%”。7到十八世纪后来期,俄国的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沙皇政府手工工场委员会的统计,“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末,各类手工工业的数目如下:呢绒业-73个,麻布业一85个,丝绸业-60个,棉织业一7个。纺织业手工工场的总数为231个,其他行业的手工工场有250个,冶金业和1金属加工业的手工工场有82个。全部手工工场的总数为663个。1767年,纺织业的生产总值为2,774,3000卢布,冶金业和金属加工业生产总值为28,759000卢布”。8尽管如此,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英、法。同时,生产力的有限发展,也并不能掩盖相当落后的生产关系。沙皇政府的工业政策,主要是从加强农权制度和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以使俄国的农权制经济适应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因此,俄国的这些手工工场,大都是由封建国家和贵族兴办的,是建立在农奴劳动基础之上的,且许多大贵族本身,也就是手工工场的场主。只有在棉纺织业等为数很少的几个部门里,才存在使用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而这些雇佣劳动者大都是地主的代役租农民,对雇主——资本家来说,他们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普通自由人,但同时又是封建的依附者,所以他们还不能被看成是俄国的无产阶级,充其量只能算是俄国无产阶级的先驱。与此相联系的是,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很弱小,并且一开始就处于沙皇的卵翼之下,还未形成一股较强的政治势力。这样,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就决定了此时俄国的政治态势:资产阶级既无力与贵族抗衡,也不必与贵族相抗衡,他们与贵族之间没有尖锐的冲突,相反都惧怕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