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龙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保护与开发.docxVIP

浙江玉龙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保护与开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玉龙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保护与开发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和安徽省安吉县和宁国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30°23′N,119°23′E,面积1 223 hm2。主峰龙王山尖海拔1 587.4 m,是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 经过40多亿年的自然演化而成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昆虫物种数占整个生物的80%,是维护陆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的主要成员,对整个生物界及人类的生存影响深远,在动物区系中起着支配作用。因此,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成为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龙王山昆虫资源过去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资源的底数远没有搞清,影响了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制约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正确认识该地区昆虫资源状况,掌握昆虫种群的发展趋势,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根据1995年至1998年浙江林学院等组织的龙王山昆虫考察所得的数据和资料,试讨论龙王山昆虫物种多样性及有关的昆虫资源问题。 1 龙山山西山 龙王山区为古老陆台之一,属加里东褶皱最古老的地层,其山峰在天目山脉中部突然隆起,形成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岩石以凝灰岩为主。龙王山是多条溪流的发源地,水系分入长江和钱塘江。土壤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土壤垂直分布明显,主要类型有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黄壤、山地草甸和山地沼泽地。 龙王山属北亚热带气候。因位处我国东南沿海丘陵山区北缘,北亚热带南缘,其气候具有丘陵向平原、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光照适宜。从山麓到山顶年平均气温为15.1~8.9 ℃,极端最低气温-11.3~-20.6 ℃,极端最高气温37.0 ℃。无霜期208 d左右。年降水量1 647.4 mm。 龙王山保存着大面积林相完整季相丰富多变的天然林。植物资源以落叶阔叶林树种为主,有183科406属668种,含多种国家保护植物。植被类型具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阔混交林(500 m以下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00~800 m山谷)、落叶阔叶林(800~1 500 m山地)和温性针叶林(1 300~1 450 m山脊)。 2 类型和组成 2.1 种植物属种数和种数占总种数的党 龙王山昆虫约占浙江省昆虫总种数的24.0%多。科和种数较多的目分别为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可见,龙王山昆虫的优势目是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3个目的科数占总科数的42.6%,种数占67.7%(表1)。 龙王山昆虫平均每科有7.9种,其中20种以上的科有22个。这些科的种数占总种数的58.2%,是优势科。含60种以上的科是:夜蛾科(119种)、螟蛾科(86种)、菌蚊科(86种)、叶甲科(71种)、尺蛾科(67种)和叶峰科(67种)。 龙王山昆虫平均每属有1.6种,其中4种以上的属有55个。这些属的种数占总种数的21.0%,是优势属。10种以上的属有:菌蚊属(Mycetophila)32种、埃菌蚊属(Epicypta)19种、迟眼蕈蚊属(Bradysia)17种、三节叶蜂属(Arge)15种、环蛱蝶属(Neptis)10种和厉眼蕈蚊属(Lycoriella)10种。 2.2 种数及种数划分 以3个优势目为例讨论属种多度问题。属的多度前5位为:鞘翅目有叶甲科(44)、天牛科(41)、象虫科(21)、叩甲科(10)和瓢虫科(10);鳞翅目有夜蛾科(77)、螟蛾科(60)、尺蛾科(59)、蛱蝶科(29)和舟蛾科(23);双翅目有蝇科(21)、菌蚊科(9)、长足虻科(8)、食蚜蝇科(8)和丽蝇科(8)。种的多度前5位为:鞘翅目有叶甲科(71)、天牛科(51)、象虫科(27)、瓢虫科(14)、鳃金龟科(13)和丽金龟科(13);鳞翅目有夜蛾科(119)、螟蛾科(86)、尺蛾科(67)、蛱蝶科(50)和毒蛾科(33);双翅目有菌蚊科(86)、蝇科(49)、眼蕈蚊科(35)、长足虻科(11)和丽蝇科(11)。 把各科所含的属数和种数划为若干等级,对3个优势目的科在各等级所占比重作比较分析。图1和图2分别表示3个优势目中属和种的不同数量等级内科所占的比重。 龙王山昆虫的这种结构反映了昆虫群落结构比较稳定。一般地说,同一科的种类往往有着相类似的行为、生物学习性以及能量消耗方式。类群小,有利于充分利用能量,达到资源有效分摊。因此,在一个群落内,科的单位越多,能流途径就越多,能流的干扰也就越容易被补偿,这个群落的稳定性就越高。 2.3 各类群的时间及数量变化 图3为主要代表性类群在不同月份的物种数变化曲线。各类群均有1个种数的峰值,分别出现在6~8月份。除叶蜂总科外,其余各类群均在10月份有1个次峰值。菌蚊总科在5月份还有1个小峰值出现。各类群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