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山东博山金代壁画墓保护与研究
?
?
□王滨
山东博山金代壁画墓保护与研究
□王滨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淄博市博山区神头镇进行基建施工时,发现一座砖室壁画墓。这是山东地区发现较早且未经盗扰、保存完好的一座金代壁画墓。淄博市博物馆、博山区文物管理所于1990年11月4日至28日,联合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并于12月底采取搬迁保护的方式,将该墓整体搬迁至颜文姜祠(博山区文物管理所驻地)古建筑群内保护展出。
该墓不仅是山东淄博地区首次发现,同时也是山东第一座通过整体搬迁进行保护和对外开放的壁画墓。由于发掘较早,对今后壁画墓的发掘、迁移、保护和利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墓中的彩绘壁画,为研究当地金代社会制度、衣着服饰、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保留了珍贵的实物参考资料。
图一 山东博山金代壁画墓平、剖面图
二、墓葬概况
该墓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城南、凤凰山东麓的神头镇(旧称奶奶林),为竖穴土圹砖室墓,总长300厘米,平面呈“甲”字形,方向180°(图一)。该墓整体模仿木结构建筑,以石灰浆粘结砖砌,墓体垒筑所用砖块为规格统一的夹砂青砖,长27厘米、宽13厘米、厚5厘米。由墓门、甬道、主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门通高211厘米,宽 120~142厘米,结构较为复杂。正面是模仿木建筑的门楼。下部叠砖五层作门基。基上两侧砌倚柱,柱上砌阑额倚柱,阑额之内砌出上额、门柱、门额、立颊。柿蒂纹形券门。门额正面砌出两枚方形门簪,门簪面部浮雕四处菊瓣纹。倚柱柱头砌普柏方,方上有砖砌柱头斗栱二朵,补间斗栱一朵,都是一斗二升,出跳甚短。砖砌替木上,二层筒瓦俯仰叠涩砌成房檐,檐顶叠涩两层横砖砌作门脊。墓门砖面涂白土,有红、黄、青等颜色的彩绘,由于水浸潮湿,彩绘有剥落现象,门额两侧绘牡丹纹与几何纹样。封门砖用菱角牙子形砌法叠涩砌成(图二)。甬道为长方形券顶,长78厘米、宽50厘米、高101厘米。主墓室为长方形,穹隆顶。南北长196厘米,东西宽191厘米。室内墓顶高238厘米,墓壁高69厘米,墓壁厚13厘米。墓室地面铺砖,有高约35厘米的砖砌棺床,棺木已腐朽殆尽。墓室内淤泥厚约20厘米。主墓室内,墓门西从门券至西侧砖壁上,墨书“大安二年□月□日□”字样(图三)。这些墨书应是建造墓葬时题写,由此断定其建造年代应为金完颜永济大安二年(1210年)。出土随葬品共计15件,其中瓷器12件,具备宋金时期淄博当地古窑瓷器烧制的典型特征。另有铁棺钉三枚。从结构形制和规格分析,该墓在砖室壁画墓葬中属中型偏小,由此可以看出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应是当时的地方低阶官吏或地方富绅、富商。壁画中男墓主人,广额、深目、隆鼻、黄须,身着红方翻领长袍,具有明显的胡人、胡服特征,由此可以推断,男墓主应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胡人[1]。
图二 墓门发掘时情形
图三 墨书纪年
三、墓葬清理与保护
在发掘现场,第一时间对墓葬进行整理与保护非常关键,它关系到保护的最终效果。遗迹现场保护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大致分为墓葬主体现场初步保护、随葬品的清理与保护、壁画资料的整理保护三部分,它们是顺利做好后续各项保护工作的基础。
1.墓葬主体现场初步保护
宋、元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多是由汉代砖室墓演化而成的仿木建筑结构雕砖壁画墓。博山金代壁画墓的墓室总体形制为方圆结构,为研究这一时期墓葬的建筑风格、葬制及丧葬习俗等发展与传承,提供了珍贵的综合信息,同时又因壁画的艺术性较强,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其进行科学发掘保护,意义重大。发掘过程中,在挖取、剥离完墓葬主体四周积土后发现,由于受填土重压,墓墙外围周边有砖块掉落情况,墓门也处于倾斜状态。鉴于此,立即搭设钢管对墓门进行临时支撑固定,对剥落的砖体进行回贴,对砖体开裂空鼓部位进行弥缝灌浆处理。回贴和弥缝灌浆选用的材料,是以石灰和黏土为主要成分的水硬性黏结剂,黏结强度大、效果好,为后续的加固、吊装、迁移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图四)
图四 山东博山金代壁画墓发掘现场
另外,墓葬所处地势虽然较高,但由于常年埋于地下,受雨水侵蚀,有渗水现象,加之排水不畅,墓内积水达30厘米,已漫过墓床形成淤泥,使墓葬内部清理工作变得异常艰巨且刻不容缓。因此,遂立即采取疏导、清淤、消毒等方式,进行有条不紊的清理,为后续壁画的整理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2.随葬品的清理与保护
该墓随葬品主要以陶瓷为主,这与当地拥有著名的“淄博窑”有关。“淄博窑”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2],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博山则是北方烧制瓷器的重镇,博山的大街窑址[3]是“淄博窑”中重要的古窑址。其他淄博古窑址,有寨里窑址[4]、磁村窑址[5]和坡地窑址[6]等,它们在不同时期烧制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陶瓷精品,如:茶叶末釉瓷、油滴釉瓷(雨点釉)[7]、黑釉粉杠瓷[8]、绞胎瓷[9]和三彩瓷[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