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病夏治浅析
现在,冬季疾病和夏季疾病很受欢迎,治疗手段也在增加,应用范围也在扩大。肩关节周围疾病已成为其主要应用。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肩凝症”、“冻结肩”,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膜囊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发于50岁左右。多因老年人脾肾渐衰,气血虚亏,经脉失于濡养,复感受外界风寒湿邪气的侵袭、或慢性劳损、或肩部外伤,使肩部经脉不通,气血凝滞,筋肉挛缩而形成。夏季三伏天阳气隆盛,是充实人体阳气、祛除阴寒内积的最佳时机。冬病夏治独成体系而治法众多,外治法有穴位贴敷的“三伏贴”、择时施针用灸的“三伏针”或“三伏灸”,内治法有煎服汤药、丸散膏丹和饮食调养的“三伏补”。只要抓住夏季这个时令,而临证中不拘一法,“内治”与“外治”联合应用以应对临床千变万化的证候,综合多法施治能够充分发挥多方面的功能,事半功倍,迅速获效。
1 冬季疾病和夏季疾病的“外部治疗方法”
1.1 大腰椎贴冬病冬治的方法
白芥子50%,斑蝥50%。将二药物、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矾调成软膏。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5cm贴敷纸中心,贴敷于大椎、肩髃、肩髎、肩贞、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穴处。每次贴敷时间为4~6h,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三伏天里,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1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此方法具有温阳祛邪、散寒止痛的功效。
1.2 生药热标作用制备
川乌80g,草乌80g,麻黄60g,细辛40g,羌活70g,白芷70g,肉桂40g,干姜60g。上药8味共500g,置于锅内,微火烘脆,共为细末,取上述生药粗末250~500g,置于瓶内,浸泡于60°上等白酒2000ml中,密封避光,每日振摇1次,7日后备用。用时直接以纱布蘸药酒适量,涂于肩部,用手掌揉擦至发热为度,每日1~2次。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除痹的功效。
1.3 c组采用石硫蒲、老葱、生姜制备治疗
桃枝250g,杨枝250g,柳枝250g,桑枝250g,槐枝250g,石菖蒲250g,老葱250g,生姜250g。先把石菖蒲、老葱、生姜捣烂放桶内,再把其他药物共煎煮倒入桶内薰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30~60min,10日为1疗程。此方法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
1.4 从关节镜防充剂方法
取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穴。肩髃穴直刺40~60mm,酸胀感扩散致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下放散;肩髎穴直刺40~60mm,使肩膀部及胸大肌部位酸胀,有时麻电感可向前臂内侧传导;肩贞穴向外斜刺30~50mm,肩膀部及肩胛部酸胀。得气后留针,将3段长度为2cm的艾条套在肩髃、肩髎、肩贞三穴针柄上施以温灸,肩部出现温热感。曲池直刺25~40mm,局部酸胀重胀,并可扩散至肩部;合谷直刺15~25mm,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肩部。出针后可在肩关节周围进行多罐疗法,留罐15~20min。此方法具有温经活血、强筋壮骨的功效。
2 冬季疾病和夏季疾病的“内部治疗方法”
2.1 加雷公藤、麻黄
秦艽15g,天麻10g,羌活15g,陈皮10g,当归12g,川芎12g,炙甘草5g,桑枝30g,生姜3片。挟寒者加制附片15g,桂枝15g。气虚者加党参24g、炙黄芪24g。症状随天气变化者需加雷公藤10g。有外伤史者酌加红花12g。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h,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min,二煎沸后文火煎20min。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ml为宜,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夏至后头伏第1天始,每7天为1疗程,间隔3天,服至末伏最后1天。此方法具有扶正祛邪、通痹止痛的功效。
2.2 穴位贴泻、药、药:药
“杜仲酒”中用杜仲30g,白酒500ml。将杜仲入酒中泡7天后服。每次服10~20ml,每日3次。起到补肝肾,通经络的作用。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大多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或过度劳损,又受风、寒、湿邪侵袭,肝不能如常疏散瘀血,导致气血瘀滞,寒湿阻络,经脉拘急,屈伸不利”。肩周炎是冬季的多发病,可因寒冷而使症状加重,随着气候的变化,至夏季症状多可减轻或消失。夏季三伏天阳气隆盛,汗孔开放,腠理疏松,宜于药物渗透吸收而充分发挥药效,体内的阴寒之邪最易驱除。穴位敷贴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吸收,引起穴位局部起小水泡,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随着刺激持久时间增加,使神经体液系统发生变化,提高了组织CAMP的水平,抑制了Ⅰ型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并能促进大脑皮层一下丘脑一垂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机能,增强体质。中药熏蒸时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药物通过扩张的毛孔渗透肌肤,温热效应与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作用的中药相结合,从而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镇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组织对炎症、水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填空题.doc VIP
- 2023高考英语复习之高频词长难句练习2 全国乙卷七选五(解析版).pdf VIP
- 【高中化学】13个知识点的易错集锦.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docx VIP
- 中央财经大学后勤处、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全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doc VIP
- 2025中央财经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工程管理岗招聘1人(非事业编制)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离散数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优质资料.doc VIP
- 24J331地沟及盖板参考图集.docx
- 汽车维修清单表(含使用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