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环筋的仿真分析.docxVIP

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环筋的仿真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环筋的仿真分析 ? ? 楚俊选,楚金龙,胡长对,吴连成 1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 河南平顶山 467021 2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公司 河南平顶山 467021 带 式输送机是一种长距离运输装备,以运输过 程平稳、控制系统简单、输送距离远及可靠性强等优点,在矿山开采、港口运输等行业均有广泛的使用[1]。但煤矿采掘环境较为恶劣,输送设备受到周期性的冲击载荷,易发生滚筒焊缝开裂、筒体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2]。设计人员对滚筒的设计一般采用简化力学模型,再依靠经验公式对部件尺寸进行设计计算,为了提高矿用设备的可靠性,通常选用较大的安全系数[3-4]。以某煤矿滚筒设计为例,设计人员以滚筒上输送带的作用合力作为设计标准,在设计小包角、小直径改向滚筒时选用较薄的筒皮;在设计大包角、大直径卸料滚筒时选用较厚的筒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改向滚筒发生了接盘焊缝开裂的现象,而头部卸料滚筒却能够一直平稳运行。为此,笔者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头部改向滚筒进行仿真分析。 1 理论分析 改向滚筒受力分析如图 1 所示。由于改向滚筒的功能是改变力的传递方向,滚筒转动时所克服的摩擦力远小于输送带张力,当前改向滚筒的仿真研究也认为,进入滚筒端的输送带张力F1与离开滚筒端的输送带张力F2近乎相同,可视为等张力作用在滚筒包角a内[5]。改向滚筒包角内周向上受到的压力 图1 改向滚筒周向压力分布Fig.1 Circumferenti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bend pulley 式中:F为输送带作用在滚筒上的张力;B为输送带带宽;D为滚筒直径。 相关国际标准 ISO 5048—1989、DIN 22101—2002 等指出,输送带上物料的堆积截面呈圆弧状,实际运输过程也证实,物料在输送带上是集中对称堆积的,因此作用在滚筒上的压力沿轴向对称不均匀分布且集中作用于筒皮的中部,而工作带宽两端承受较小的压力[6]。有学者研究了滚筒轴向压力均匀分布、正弦分布、正态分布下的应力分布,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 800 mm 带宽滚筒在压力满足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 300 mm 时,仿真结果与试验误差最小[7]。由于轴向均匀分布和正弦分布的压力加载与实际有所偏差,研究采用正态分布的函数模型,利用正态分布的压力加载来拟合实际压力在轴向上的不均匀分布,即 式中:x为筒体工作带宽上任意一点在轴向上的坐标,并以输送带带宽的中点为原点;σ为正态分布的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的集中程度。 选取 375 mm 作为正态分布的标准差,用于 DTL100 型带式输送机机头改向滚筒的仿真研究中,不同轴向压力分布函数曲线如图 2 所示。 图2 不同轴向压力分布函数曲线Fig.2 Curves of various axi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functions 2 仿真计算 2.1 滚筒的三维建模 (1) 滚筒的结构尺寸 滚筒直径为 1 000 mm,筒体宽为 1 150 mm,带宽为 1 000 mm,筒皮厚为 25 mm,接盘轮毂间距为 930 mm,接盘周向焊缝间距为 680 mm,两环筋间距为 400 mm,呈对称分布。改向滚筒的结构如图 3 所示。 图3 改向滚筒的结构Fig.3 Structure of bend pulley (2) 滚筒各焊缝参数 接盘周向焊缝为单面对接焊 U 形焊缝,坡口深度为 20 mm;筒皮轴向焊缝为双面对接焊双 V 形焊缝,坡口深度为 25 mm;环筋周向焊缝为双面焊 T 形角焊缝,焊脚长 8 mm。 (3) 工作条件 输送带进入与脱离滚筒处的张力为 462 kN,输送带与滚筒的围包角为 40°。使用 SolidWorks 软件对改向滚筒的滚筒轴、胀套、接盘、筒皮、环筋和焊缝分别建模,考虑到筒皮最大变形通常出现在压力作用面的中心位置,所以在围包角的平分面上对筒皮轴向焊缝进行建模。为便于网格划分与仿真计算,在建模过程中对零件的倒角、圆角以及胀套的结构进行了简化。 2.2 滚筒的仿真模型 (1) 设置滚筒材料 整个滚筒由接盘、筒皮、环筋焊接组成,其中接盘为 ZG230-450 铸造成型,筒皮为 Q235-A 卷制成型,环筋材料为 Q235-A,滚筒轴使用 45 钢加工而成,胀套材料则为 40Cr,各处焊缝均采用 H08A 碳钢埋弧焊丝。各金属材料的物理属性如表 1 所列。 表1 金属材料的物理属性Tab.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etallic material (2) 划分单元网格 采用四面体网格对滚筒进行模型网格划分,设置全局最小网格尺寸为 8 mm,最大网格尺寸为 20 mm,增长比率为 1.1,考虑各处焊缝较为细长,因此控制焊缝的网格尺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