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石山区挡挡坝坝后回淤比降模拟实验研究
防洪水库是预防和控制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水库后的回波比或下降后的回波比是水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水库的高度、水库距离、水库容量的确定、灾害效应的充分发挥、工程用途等。回淤纵比降受沟床纵比降、泥石流重度、流速、流量、级配和拦挡坝高度、结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中与沟床纵比降和重度关系较为密切。目前, 泥石流坝后回淤比降多采用经验方法, 根据泥石流性质、重度、沟床纵坡、沟床宽度等综合确定。柳金峰等通过实验得到粘性泥石流在沟口回淤的发展过程中, 累积回淤长度与泥石流累积总量呈线性正相关, 相对累积回淤坡度与泥石流累积总量呈对数负相关, 并根据相对累积回淤坡度的变化将粘性泥石流沟口回淤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周必凡、曾思伟等总结了坝后稳定和不稳定回淤比降的设计值范围, 即约在原沟床比降的70%~90%间。祁龙等在对云南大桥河、蒋家沟等泥石流沟进行实地观测测量的基础上, 研究了回淤坡度与沟床比降的关系, 但仅仅给出了一个比降比值变化范围, 未进行相关的定量研究。苏联学者鲍亚尔斯基通过模型试验对回淤纵坡做了研究, 定性的得到回淤坡度随坝高增大而减小, 随沟床纵比降增大而增大的结论。李峰等通过对稀性泥石流坝后回淤及坝前冲刷的模型实验, 得到了坝后回淤比降与沟床比降及坝高的相关关系。本实验选取重度及沟床纵比降这两个影响回淤比降的主要因素, 通过模型实验, 揭示粘性泥石流回淤比降、回淤比降比值的规律, 及其与沟床纵比降及重度之间的关系, 期望为坝后淤积模型试验研究、拦挡坝工程设计等提供借鉴。
1 实验设计
1.1 模拟拦挡坝坝体设计
模拟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模拟实验厅开展。实验装置由料斗、模拟沟槽、模拟拦挡坝、尾料池等4个部分组成 (图1) 。其中, 料斗为长方体, 长50 cm, 宽40 cm, 高85 cm, 下部设有闸门;模拟沟槽内宽20 cm, 深30 cm, 长2m, 底面为钢板, 侧面为玻璃, 以便观测;模拟拦挡坝为有机玻璃材质, 厚15 mm, 高9 cm, 长20 cm, 镶嵌于实验槽出口以上20 cm处, 坝体未设溢流口;尾料池为塑料盆, 可以简化为圆台, 上底直径68 cm, 下底直径60 cm, 内高20.5 cm。
1.2 实验材料和方法
模拟实验流体中, 粘粒部分采用钠基膨润土。钠基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的含水粘土矿, p H值为8.9~10, 蒙脱石含量在60%~88%。它的胶体悬浮液触变性、粘度、润滑性好, 有较高的可塑性和较强的粘结性, 能很好的将粗颗粒和细颗粒融合到一起, 故可在本实验中模拟粘粒部分。但由于它吸水率和膨胀倍数较大, 在实验时必须严格控制含量, 否则会因流体粘性太大而影响实验结果。细颗粒部分采用天然河沙, 粗颗粒部分采用碾碎后的天然河相卵石, 粒径10~20 mm。在准备物料时, 参考野外采集的样品得到的级配曲线, 又考虑到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实验槽的宽度的1/5, 最终确定颗粒配比。实验结束, 在将物料 (不包括料斗内剩余物质) 收集到尾料池后, 每个重度采集一个样品。将样品烘干后, 采用筛分法, 测得各样品的级配, 得到的最终粒度曲线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 样品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粒径范围为5~20 mm, 占总重量的45%~80%;小于0.25 mm的颗粒占总重量的15%~30%, 其中0.075 mm及以下的颗粒占总重量的3%~5%。
1.3 模拟实验过程
选择粘性泥石流作为实验对象。为了能更好的找到粘性泥石流的变化规律, 实验扩大了重度的选择范围, 将重度为17 k N/m3和18 k N/m3的过渡性泥石流作为实验的主要对象, 这样可以更清楚表示粘性泥石流的变化趋势。为了方便起见, 后面所称粘性泥石流均包含重度为17 k N/m3和18 k N/m3的泥石流。具体实验条件及要素、参数取值见表1。
实验中, 通过改变沟床纵坡和重度, 测量泥石流坝后回淤坡度和回淤厚度。模拟实验整个过程采用手动操作, 遵循实验要求, 通过手动葫芦调整沟槽坡度, 在沟槽的下游段固定事先设计好的拦挡坝模型。在沟槽坡度确定后, 将泥石流样品反复搅拌至均匀, 再装入料斗;实验中通过料斗阀门控制泥石流流量, 维持泥石流性质不变 (泥石流颗粒组成及重度一定) , 在沟槽正前方和侧面各安装一台摄像机记录淤积整个过程, 待淤积稳定后, 用探针和尺子测量坝后淤积厚度, 实验过程见图3。实验后通过泥石流物质在塑料盆中的高度换算成体积, 再与质量求出重度。完成一次实验后, 再重复一次, 完成一组;然后再通过改变纵坡、重度开始新的一组实验, 直至按照设计完成全部实验, 得到不同重度和沟床纵比降组合条件下的回淤比降, 进而分析重度和沟床纵比降对回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法奥机器人 FR5用户手册V3.3.2.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湖南省武冈市202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VIP
- 解读《GB_T 44304 - 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 压痕(IF)法》.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3.7 尺子乐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100t履带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手册.doc VIP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最新完整版本.pdf VIP
- 毕业论文-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与实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