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体垂直碰撞组合靶机理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杆体垂直碰撞组合靶机理研究 ? ? 吴 桐,吴群彪,刘元卫,吴 俊 (江苏科技大学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张家港 215600) 杆体垂直碰撞组合靶机理研究 吴桐,吴群彪,刘元卫,吴俊 (江苏科技大学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张家港 215600) 为了提高靶体的抗侵彻能力(抗弹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单层靶和组合靶的抗侵彻效果,运用LS-DYNA对其三维结构造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明治”夹芯组合靶的抗侵彻能力优于均质靶体。 组合靶;有限元分析;剩余速度;侵彻机理 0 引言 长期以来,科学家对弹靶撞击现象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对弹和靶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武器领域,1971年,Wilkins等[1]提出陶瓷/金属装甲结构,为轻型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研究陶瓷复合装甲的高速侵彻与穿甲,主要利用Alekseevskii-Tate模型来模拟侵彻陶瓷层,另外,也会利用周期结构或层间结构中应力波的传播理论进行研究,或重点分析不同夹层的模型模拟。Zaera等[3]运用Alekseevskii-Tate方程研究长杆弹碰撞陶瓷靶的侵彻机理,并且利用Woodward[2]和den Reijer[4]模型分析内侧金属板的响应过程。Fellows等[5]在Woodward[2]和den Reijer[4]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分析陶瓷/金属复合装甲的撞击问题。Lee和Yoo[6]对长杆弹碰撞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本文采用ANSYS/ LS-DYNA(显示动力学分析程序),建立合适的长杆弹侵彻单一均质钢靶、均质陶瓷靶以及陶瓷/钢组合靶板的有限元模型,重点仿真分析长杆弹侵彻不同靶板类型的过程及其抗弹机理。 1 杆体垂直侵彻靶体模拟仿真 1.1建模分析 为增强仿真结果的可见性,以及减小计算量,考虑到模型的对称性,所以只建立四分之一模型。三维实体模型仿真网格划分使用solid 164单元,弹与靶初始距离设置为0.5cm,弹体网格划分,划分单位为0.1cm,靶体与长杆弹直接作用区域网格加密,网格划分单位为0.1cm,远离长杆弹部分网格划分单位为0.15cm。在对称边界面上施加对称约束(X和Z方向约束),弹与靶板之间的接触采用ESTS(面面接触侵蚀算法),接触靶板之间采用Auto ASTS(自动接触算法),在靶板边界处施加非反射边界,单位采用cmgsμ--建模。计算时间为200μ s,每10μ s输出一个结果数据文件。 1.2杆体垂直侵彻靶体材料参数 材料参数的选取和确定,对杆体垂直侵彻靶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材料参数选取的不同,同样会影响模拟仿真计算的结果。在本文碰撞冲击侵彻的问题仿真模拟中,主要选用Johnson-Cook[7]材料模型。Johnson-Cook材料模型适用于大多数的金属材料,一般用来表述大变形、高温和高应变率的前提条件下的本构模型。 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各部分参数如表2所示。 长杆弹材料选用钨,弹体长度为8cm,弹体直径为1cm,弹体初始侵彻速度定为1100m/s,属性如表3所示。 单层靶材料选用45#钢,经过测试,靶板边长定为12cm(由于模型是四分之一模型,所以模型中的靶长为边长的一半6cm),厚度为6cm。组合靶材料选用45#钢-陶瓷-45#钢,靶板边长同样定为12cm,厚度为6cm,层厚比(钢:陶瓷:钢)为1:2:1。 陶瓷材料没有状态方程,非金属材料,因此陶瓷材料用johnson-holmquist-ceramics模型,用于描述脆性材料在高速侵彻条件下断裂损伤的本构模型。 表1 MAT_JOHNSON_COOK相关参数 表2 材料钨Johnson-Cook模型参数 表3 材料钢Johnson-Cook模型参数 表4 材料陶瓷johnson-holmquist-ceramics模型参数 1.3不同靶体抗侵彻机理(如图1~图3所示) 图1 长杆弹侵彻单层陶瓷靶过程(V=1100m/s) 图2 长杆弹侵彻单层钢靶过程 (V=1100m/s) 图3 长杆弹侵彻陶瓷/钢组合靶过程 (V=1100m/s) 1.3.1单一均质陶瓷、钢靶的抗弹机理分析以及与组合靶抗弹效果与机理的分析比较 陶瓷材料脆性高,容易发生破坏。其主要破坏形式为非塑性脆断,陶瓷材料的耗能机制[8]以及抗弹机理及和金属区别很大。从长杆弹侵彻单层陶瓷靶的过程分析,弹刚刚着靶时在杆体和陶瓷的撞击表面产生一层应力波,使杆体和陶瓷内部的压应力迅速增加,陶瓷靶表面破碎而引起反向飞溅,并且使杆体头部发生破坏变形,此时作用在杆体的应力大于杆体承受水平。在应力波作用下,长杆弹达到破坏极限发生塑性变形,陶瓷也开始产生环向和径向裂纹,在环向力和径向应力的作用下,形成陶瓷锥,进而杆体受到磨蚀越严重,产生的破坏就越大,从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