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滨海盐土空间分布特征与采样布局的方差四叉树法
合理的土壤样品设计和精确的室内分析是土壤养分精确管理的先决条件。如何在满足需求精度的前提下,用最少的采样点来设计最佳的布点方案,从而节省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高成本,是当前土壤取样设计研究的主要目的。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采用土壤空间变异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如McBratney和Webster早在1983年进行的研究结果就表明运用地统计学的块状克立格最小估计方差所得出的土壤采样效率较传统统计方法高出3~9倍。最近,Ferreyra等利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和空间退火模拟算法来设计土壤水的采样策略,与传统采样模式对比,这种优化的采样模式可以以较少的样品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国内也陆续有将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起来对一定条件下土壤合理采样数量进行研究。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差四叉树法(Variance quad-tree method, 简称VQT)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面经常应用,主要包括图像分割、压缩或编码等。而根据该算法原理,同时结合地统计的变异函数改进的VQT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采样布局研究。国外,就有人曾采用此方法来进行精确农业采样模式的设计。本研究尝试采用此方法对滨海盐土电导率的采样设计进行应用研究,并将结果与传统采样方法进行比较,来检验VQT方法设计的采样效率。
1 材料和方法
1.1 土壤盐分含量及分布特点
研究区位于浙江省上虞市西北地区、杭州湾南岸的海涂实验农场。该地属于亚热带区域,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年平均温度16.5 ℃,年均降水量为1 300 mm。土壤主要来自于河海相沉积物,土壤质地以轻壤土或砂壤土为主。土壤类型是粗松咸砂土,剖面发育不明显,同一剖面上下层质地较为均匀。近年来该区已被连续垦种。由于围垦措施和种植利用的不同,反映土壤盐分含量的指标(土壤电导率)的变异相当显著。本研究的地块围垦于1996年,2000年开垦为棉田,面积为10.5 hm2(见图1)。
1.2 ecb值与gps测定
运用20 m网格采样法,通过一个便携式电导率
测定计(WET土壤水分盐分温度三参数速测仪),在表土(0~20 cm)共测得240个土壤体积电导率(Bulk electrical conductivity,简称ECb)数据。在每个采样点1 m的圆周范围内共测定5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样点的ECb值。差分GPS被用来进行样点定位。采样日期为2005年4月25日。
1.3 ahrxxhaj
研究采用的VQT算法,是对方差较大区域不断地进行四分,直到方差较大值小于指定的阈值为止。其中的方差用Φh表示,其计算公式见下:
Φh=√n2hˉr(Ah,Ah)(1)Φh=n2hrˉ(Ah,Ah)??????????√(1)
式中,nh为区层h内离散点对数目;ˉr(Ah,Ah)rˉ(Ah,Ah)为区层h内半方差的平均值,它可以利用公式(2)来求得:
ˉr(Ah,Ah)=1A2hrˉ(Ah,Ah)=1A2h∫AhAh∫Ahr(x-x′)dxdx′Ahr(x?x′)dxdx′(2)
并可用公式(3)来近似表示:
ˉr(Ah,Ah)≈1n2hnh∑i=1nh∑j=1r(xi-xj)≈12n2hnh∑i=1nh∑j=1[z(xi)-z(xj)]?2(3)
式中,Ah为区层h的面积;ˉr(xi-xj)为区层h内离散点对xi和xj之间的半方差值;z(xi)和z(xj)为变量x的实测值。
根据以上推导可得出公式(4):
Φh≈√12nh∑i=1nh∑j=1[z(xi)-z(xj)]2(4)
其具体分割算法流程见图2:
该算法将感兴趣的研究区进行等方差分割。并认为在分层随机采样中,如果下列公式成立,那么对一总体为n的样本,其采样方差为最小。
nh=nAhSh∑AhSh(5)
式中,nh为区层h内的样品数目;n为总的样品数目;Sh为区层h的标准差;Ah为区层h的面积。
若要在每一区层选择同样数目的样本,也就是说,对任意i和j,都有ni=nj。那么对于任意i和j,AiSi应等于AjSj。因而, 该算法是将那些AhSh值最大的层不断地进行划分,直到所有层的Ah和Sh的乘积基本相等为止。若用平均半方差值的方根取代AhSh中的Sh则有:
AhSh≡Ah√ˉr(Ah,Ah)
=Ah√1A2h∫A∫Ar(x-x′)dxdx′
≈nh√1n2hn∑i=1n∑j=1r(xi-xj)(6)
=√12n∑i=1n∑j=1[z(xi)-z(xj)]2=Фh
这样,采样就只在每一层内抽取同样数目的随机样品。
2 适用于更多种类的采样
首先利用普通克立格法对2005年4月25日采集的土壤电导率数据(ECb)进行插值计算和制图,并得到其空间分布图(见图3)。可以看出,该区的盐分数据具有较大的极差和较高的变异性, 盐分的空间分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