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苹果套袋栽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诉33页)。
4 苹果套袋的使用方法
有袋栽培的兴起, 对日本苹果优质栽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迄今为止, 有袋栽培果约占日本苹果总产量的1/3。
日本苹果生产上目前使用的纸袋几乎全是小林制袋公司的产品。按照纸袋结构, 可分为单层袋、双层复合袋和三重复袋;若按照纸袋的透光性, 可分为半透明袋和低光袋, 常见的半透明袋中如苹果乳白18、苹果乳白15, 为单层乳白色纸袋, 适宜于易着色的地区使用。KMR8切、KMR7切为低光双层袋的主流产品, 其外袋浅黄, 内侧黑色, 内袋为红色半透明纸, 在温暖及寒冷地区均可适用, 通常用于富士、乔纳金、阳光等中晚熟品种。而对不易着色的世界一、陆奥、北斗等品种常选用太阳1号二重袋、银河二重袋或KM三重袋。
苹果套袋通常在定果之后即花后30~60天进行。套袋的方法因地区和农户的使用习惯而不同。在青森地区, 套袋时每次从腰袋中抽出一枚纸袋, 伸入拳头使纸袋膨起, 两手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纸袋切口, 从上方入袋并使幼果果柄嵌入切口, 然后对折收缩切口, 再从左右两侧折叠收缩袋口, 再将袋上固定的金属丝用拇指从右角左折成V字形, 套袋即完成。
套袋后果实在袋内的滞留时期因品种而异, 对以富士为代表的晚熟品种, 套袋期大约为90天, 早中熟品种津轻为70天左右, 其它中晚熟品种介于二者之间。一般而言, 早熟品种脱袋期为采收前5~7天, 中熟品种为采前10~14天, 而晚熟品种通常在采前30~40天脱袋。对于双层袋而言, 上述推荐时期是指外袋脱除期。外袋脱除后果实处于半透光条件下, 果实逐渐适应袋外自然环境条件, 并在光照刺激下开始着色, 这一时期大约需要7~10天, 然后脱除内袋, 使果实完成着色过程。
近年来苹果套袋的特殊效果不断被发掘, 如乔纳金、赞作苹果套袋后可防止果面锈斑, 千秋苹果套袋可防止裂果等。
①尽管纸袋已做了防病防虫处理, 套袋前果实还应喷施防止煤点病、煤斑病及斑点落叶病的药剂, 以铲除和减少果面病原菌, 减少套袋期间的果实病害。②内、外袋的脱除通常在晴天上午10点左右或落日前1个半小时左右, 或选择连续2~3天阴天进行, 以免产生日灼伤。③内层袋脱除要适时, 使果实采收时呈鲜红色为好。若脱除过早, 果实着色过深, 果点明显;若脱袋过晚, 果实着色过浅。
5 种特殊树种摘叶处理
摘叶的时期因品种而不同。以津轻为代表的早熟品种, 摘叶的开始日期在采前7~14天;以千秋为代表的中熟品种, 宜在采前20~30天;象富士系等晚熟品种, 通常在采前30~40天开始摘叶。
摘叶的方法因品种及农户的习惯略有差别, 但近年来趋向将采前摘叶分为两次进行, 每次的摘除对象及强度各不相同。第1次摘叶的对象是那些直接遮在果实上的贴果叶片和邻近果实的遮荫叶片, 摘叶时通常从叶柄处直接扳下或用指甲从叶柄上端摘除。第2次摘叶是摘除果实周围新梢及附近延长枝上过密的叶片, 由于树冠上部及南部叶片对全树光照影响大, 通常摘叶程度也高于其它冠区。第2次摘叶不宜过早, 大约在采前5~10天进行。
摘叶的程度因品种、树形及栽培方法而有较大差异。在青森地区的大冠开心形苹果园, 由于结果区光照比较好, 第1次的摘叶量约占全树叶片总量的10%, 第2次采前摘叶可增加到50%左右。自由纺锤形的全树总枝量及总叶量均高于开心形, 其摘叶程度也重, 在不少地区这些树第1次摘叶时上部和下部冠区的摘叶量分别为15%~19%和30%~34%, 而第2次摘叶时, 可分别达50%~60%和70%~80%, 并且认为对当年果实发育及花芽形成无不良影响。
尽管采前摘叶有益处, 但摘叶不宜过早, 一次摘叶量也不宜过大, 否则易引起果实日灼等生理病害, 并表现为果实含糖量下降, 风味变淡, 甚至着色度降低。青森县苹果试验站以富士苹果为试材, 在10月3~10日进行了不同方法的摘叶处理 (表5) 。结果看出, 过早地全树摘叶和新梢摘叶, 果实增大缓慢, 糖度下降, 同时着色度也降低;而只摘除贴果叶的处理与不摘叶树的果实品质基本相似, 第2年幼果也发育良好。
6 转果:图7
为了消除果实阴阳面的着色差异, 获得均匀着色的全红果, 日本果农除了采前摘叶之外, 也经常在同期进行转果处理。
采前转果通常分3~4次进行。①第1次转果:当果面着色达到30%左右, 大约采前20~30天进行, 这时用手托起果实萼洼处, 使果实向一侧转动1/3~1/4圈, 即90~120°。有袋栽培的果实在摘除内袋的同时进行摘叶处理, 其后可转果。②第2次及以后转果:第1次转果7~10天后, 当受光果面均匀着色、形成淡红色色彩时, 可进行第2次转果, 方法同前。其后再转果1~2次, 每隔5~7天进行1次。
采前转果对果实着色的作用十分明显, 被认为是无副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