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一级水电站地质条件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质条件分析 1 枢纽边坡地质条件 锦屏一级水电站由水库、防洪、消能、旁路等建筑组成。库总收集量为77.6mol,水电站装修区为3000mw。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m,坝顶高程1885m,大坝建基高程1580m;泄洪消能建筑物包括右岸泄洪洞、坝身孔口、坝后水垫塘及二道坝;引水发电系统布置于右岸,包括岸塔式取水口、压力管道及地下发电厂房系统等。 电站枢纽区河流流向N28°E,河谷为典型的深切“V”形峡谷,相对高差1 500~1 700m。左岸为反向坡,1820~1900m高程以下为大理岩,坡度55°~70°;以上为砂板岩,坡度40°~50°,呈山梁与浅沟相间的微地貌特征。右岸为大理岩质顺向坡,地貌上呈下陡上缓状,陡坡段坡度70°~90°,缓坡段约40°。 根据影响枢纽区边坡稳定的主要地质因素在枢纽区两岸边坡不同部位的组合发育情况,宏观上将边坡按稳定性条件分为四个大区、7个亚区(见图1)。 由图1可见,右岸边坡基本上属于稳定条件好或较好的A区及B区,只有位于水垫塘末端的猴子岩危岩体为稳定性较差的D区。左岸边坡稳定性较差,坝顶以上边坡、拱肩槽上游侧边坡及水垫塘边坡均属于稳定性较差的D区,而其余部分多为C区。本文主要对左岸坝区边坡D区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2 拱坝拱肩槽边坡开挖 左岸坝区开挖边坡分为缆机平台以上开挖边坡及拱坝拱肩槽开挖边坡。缆机平台高程为1960m,以上的开挖边坡被Ⅱ线、Ⅱ1线两个小冲沟分割为三个区域。上游区域及中间区域最高开挖高程均为2050m,下游开挖区域最高开挖高程约为2110m。由此形成的缆机平台以上开挖边坡最大开挖高度约为150m。拱坝拱肩槽边坡分为拱肩槽上游边坡、拱肩槽下游边坡、拱肩槽槽坡及垫座后坡四部分。从河床底部建基面1580m高程至缆机平台高程,最大开挖高度为380m。整体上,左岸坝区开挖边坡的最大开挖高度约为500m,边坡开挖坡度为1∶0.25~1∶0.5,边坡按30~40m高度进行马道分段。总体上讲,电站坝区左岸开挖边坡为目前水电工程最高、陡的边坡开挖工程之一(见图2)。 3 主要岩力学 影响左岸坝区边坡稳定的特殊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断层及节理裂隙、岩体卸荷拉裂、岩体倾倒变形及深部裂缝等。 (1) 左坝肩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模式 枢纽区左岸断层较发育,其中以NE~NNE向最为发育,且规模较大,如f5、f8、f2断层及煌斑岩脉(X)。近EW向断层也有一定发育,如左岸坝头f42-9断层等,规模相对较大。左坝肩岩体内节理裂隙主要发育3组:①N15°~35°E,NW∠30°~45°,层面裂隙;②SN~N30°E,SE∠60°~80°;③N50°~70°E,SE∠50°~80°。另外可见少量N60°W~EW,NE(SW)或S(N)∠60°~80°张节理。这些结构面多为硬性结构面,其组合可能形成坡面不稳定块体。 (2) 缘缘切割面 卸荷作用主要表现为顺坡向陡倾结构面普遍松弛张开,连通率变大,在坡体内形成了后缘切割面。据勘探平硐、排水洞揭示,强卸荷带水平深度一般70~100m,弱卸荷带水平深度大于200m。 (3) 危岩体地层倾角为地层,冲沟等高变形坡面,一般在坡面。在不同坡面 左岸缆机平台边坡2000m高程以上的砂板岩普遍出现倾倒拉裂,受微地形和岩性岩层组合情况影响,在山梁、冲沟等不同部位倾倒变形强烈程度有所差异,地形凸出的部位由于岩体倾倒变形强烈在坡面形成危岩体。其总体特征为:①岩层倾角已明显变缓,局部甚至倾向坡外,层面普遍松弛;②倾倒变形范围内陡倾坡外节理裂隙普遍呈楔形张开拉裂,在坡面形成规模较大的拉裂缝。 (4) 深卸荷裂隙发育 枢纽区左岸在特定的高陡边坡地形、特殊地质构造、高应力环境及岩性组合条件下,伴随河谷的快速下切过程,应力强烈释放,在原有构造结构面基础上卸荷张裂形成了一套边坡深卸荷裂隙体系。深部裂缝多发育在左岸坚硬的变质砂岩和大理岩中,优势方向有两组:①N40°~70°E,SE∠50°~75°;②N0°~30°E,SE∠50°~65°。与整个坝区左岸的断裂、节理裂隙优势方向基本一致。 (5)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影响 枢纽区左岸边坡的地下水位基本与江水位持平,地下水对左岸边坡稳定影响不具控制性作用。由于降雨等因素,从边坡表面入渗的水流对左岸边坡稳定有较大影响。 4 重要的岩石力学研究 4.1 基于深拉裂缝生长的整体有限元分析 左岸坝头的地貌为两个山梁夹一楔形凹槽,地形坡度40°~50°;岩体破碎,卸荷深度较大。坝头部位分布有f42-9断层、煌斑岩脉(X)、近SN向一系列陡倾角深部裂缝(以SL44-1为典型代表,见图2),形成了范围较大的变形拉裂岩体区域。较发育的近SN(N20°W)向深部裂缝条带构成变形拉裂体上游边界。该上游边界并未完全贯通,以SL44-1规模最大,故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