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熔体直纺预取向丝生产线生产工艺探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羊毛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广大制绒企业来说,如何选择一种合理的原料来生产毛绒织物一直是个大难题。针对市场的需求,作者根据多年积累的化纤经验,在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CDP)熔体直纺预取向丝(POY)生产线上,通过系列的工艺调整和设备改造,开发了阳离子染料可染紧厚绒织物专用纤维。
1 测试
1.1 化合物nn
采用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恒生厂区直纺CDP熔体。熔体的主要物理指标如下:熔点252℃,特性黏度0.55~0.60 dL/g,端羧基含量≤30 mol/t,二甘醇2.6~3.0 mg/g。
油剂为日本竹本TK-3127纺丝专用油剂,体积分数为13%,油温25~35℃。
1.2 德国巴玛格把握卷绕头
纺丝箱体,德国巴玛格SP-07980;吹风装置,德国巴玛格EVO环吹装置;卷绕装置,德国巴玛格WING全自动短程卷绕头。
产品规格为780 dtex/144 f粗旦多孔CDP-POY。
1.3 纺丝组件的分配
CDP熔体经过增压泵、过滤器、熔体冷却器、静态混合器后进入纺丝箱体,由计量泵准确计量后进入纺丝组件,经分配板分配至喷丝孔中吐出丝条。丝条经过环吹冷却、双油嘴上油后,经第一导丝盘、网络器、第二导丝盘后至卷绕机卷绕成形,成品检验后打包。
1.4 无油丝在溶剂中的稳定性
特性黏度测试:配制苯酚-四氯乙烷(体积分数比60/40或50/50)溶剂,将0.125 g的无油丝溶解在配制的溶剂中,用德国劳达黏度仪进行测试。
纤维质量指标:按FZ/T 54003-2004涤纶POY标准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喷丝板和排布
紧厚绒织物专用纤维由于为直纺阳离子染料可染粗旦多孔聚酯产品,分子链上引入第三单体———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磺酸钠(SIPE),熔体自身动力黏度比常规大有光、半消光熔体的大,因而在喷丝孔处的膨化效应增大。为改善可纺性,单独设计了一款喷丝板。喷丝板孔径从常规的0.25 mm改成0.28 mm,保证大流量出丝。选择小的长径比,更有利于丝的稳定输出。孔的排布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菱形排布改成圆形排布,更有利于与改造后的环吹风系统相匹配。另外将孔的排布设置为有两路通风槽的扇形布局,保证了冷却风的穿透性。经过上机试验,改造后的喷丝板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2 风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该产品总线密度及单丝纤度均较大(单丝纤度为5.42 dtex),为目前国内直纺阳离子生产线上难以做到的品种。在普通的风冷系统上做了大量的试验,对侧吹风速进行不同的调整,虽然纤维的大部分指标能达标,但强度CV值、伸长CV值、条干CV值始终偏大,内在品质不均匀。因此,改造了风冷系统,由侧吹风改成环吹风,CV值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条干的CV值由侧吹风时的2.2%以上下降到1.8%以下。在风压大小上也进行了一定的试验,最终摸索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风压范围。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不同风压的对比,发现过大或过小的风压对产品质量存在着不同的影响,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当纺丝速度在2 700 m/min,风压控制在50~60 Pa时,生产稳定,条干不匀率低。
2.3 改加上油系统的确定
在纺丝过程中,采用原来的上油系统会经常发现丝束在油嘴内重叠较多,造成里面的丝束上油多,外面的丝束上油少、跳动大,整体丝束上油不均,且飘丝较多,影响产品内在指标的稳定。经过不同的调整,如:增加上油量,更换宽油嘴,调整油嘴倾斜度,但均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于是选择更改上油系统。在油剂泵处接分流阀,油架上重新开孔,增加一套油嘴,由原来的单油嘴上油改成双油嘴上油,使丝束均匀分布在相邻的两个油嘴内。通过调整,丝束在油嘴内上油更合理,基本能平均分布在油嘴内,大大减少了断头和毛丝,基本上解决了松圈丝的问题。
2.4 要注意把握一个温度范围
在纺丝温度控制中,主要是在控制箱体温度和冷却风温度这两方面做了一系列的试验,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一个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另一个参数,然后通过对物理指标、断头情况、优等品率等情况进行对照,得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温度范围,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较高的箱体温度及较低的冷却风温度这一模式,生产稳定,有利于生产出性能良好的产品。
2.5 卷绕张力的原因
试验过程发现,该新产品在纺程上容易晃动,特别是在导丝盘与卷绕机之间,这也是引起断头的一个原因。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和实践,最后发现是卷绕张力的问题。把张力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不断地调整观察,在满足丝饼良好成形的前提下得到了比较满意的张力值,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当张力在74~84 cN,不管是抖动情况、断头情况还是丝饼成形情况,都比较理想。
2.6 厚绒用基础材料发展对策
在卷绕机上的第一大难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