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莫言和屠呦呦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举国振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新闻,感受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盛况。
【学习目标】
1、把握消息的要素及结构特征;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学习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和简明准确的语言。
3、了解诺贝尔奖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
【背景链接】
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 并在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晚年立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 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和平5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截至2020年,共有930个人和25个组织获得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整体把握】
分析这则消息的组成部分。
明确: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电头: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年12月10日电。
导语:瑞典国王……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主体: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举行。
背景:1867年……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合作探究】
1、导语交待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诺贝尔的遗嘱)。
作用: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2、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明确: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明确: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4、纵观全文,作者分别介绍了哪些新闻事实?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的?
明确:介绍了首次颁奖、首届获奖人、颁奖规定、资金来源与管理等,它们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这也是新闻消息呈现多个相关事实的主要特点。
整个消息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
5、归纳主旨
明确:这则消息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表达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的高度赞美。
【拓展延伸】
假设你是路透社的记者,看到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贡献以后,你想发表怎样的新闻评论?请用第二人称写出来。
明确: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你们献身科学,献身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人类因你们的成就而幸福,社会因你们的努力而进步,你们的人生也因此而美丽。感谢你们,你们将永载史册。
【课堂检测】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发现”能否换成“发明”?为什么?
?
答案:不能。“发明”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而“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 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如果有幸到诺贝尔的墓前凭吊,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答案:诺贝尔先生,你是伟大的人物,你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还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人类社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赞叹、学习。诺贝尔,你这种坚持探索、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你的崇高心灵将会照耀每一个人前进的道路。
3、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恩格隆德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恩格隆德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让人印象深刻。
答案: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4、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10月15日,记者从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上语文第14课《水调歌头》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5课《故乡》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7课《孤独之旅》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9课《怀疑与学问》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1课《创造宣言》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2课《智取生辰纲》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3课《范进中举》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八上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6课《藤野先生》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0课《三峡》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1课《答谢中书书》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9年级道德与法治素养形成期中测试(图片版,含答案).docx VIP
- 全国2025年10月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3年4月 自考 06056 心理学史 试题.pdf VIP
- 涉案财物管理系统V2.0T-用户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网络安全等级测评师(中级)考核试题与答案.pdf VIP
- 电梯学徒安全培训记录课件.pptx VIP
- 公务员制度专题二.ppt VIP
- tc官网软件资源中文产品手册voicetone.pdf VIP
- 路灯售后服务方案及措施.docx VIP
-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