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藤野先生》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鲁迅很尊重他,因为他极方正,质朴,博学,对鲁迅也很好。另一位则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藤野先生,鲁迅对这位教授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一探究竟。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了解双线并行的结构方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
3、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先前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背景链接】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鲁迅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在仙台的一系列经历,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鲁迅弃医从文,要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读音释义】
解剖(pōu) 芋梗(yù gěng)汤 畸(jī)形
寒颤(zhàn) 教诲(huì) 瞥(piē)见
①不逊(xùn):傲慢无礼。逊,谦虚。
②匿(nì)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③诘(jié)责:责问。
④杳(yǎo) 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⑤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⑥深恶(wù)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⑦绯(fēi)红:鲜红。
⑧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整体把握】
1、作者在这篇散文里记录了留学过程中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明确:①离开东京之缘由;②仙台求学受优待;③初识藤野先生;④添改讲义;⑤先生纠正解剖图;⑥关心解剖实习;⑦了解中国女人裹脚;⑧匿名信事件;⑨看电影事件;⑩离别先生。
2、根据地点的转移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第二部分(4-35): 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深切怀念藤野先生。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3)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鲁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
明确:所见——逛公园;所闻——学跳舞;所感——厌恶、愤慨,不屑与之为伍。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夸张和比喻。把因为盘着辫子而高高耸起的学生制帽比作富士山,语言生动形象,强调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厌恶之情。
3、“实在标致极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标致”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对“清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讽刺,表现了他们思想空虚、庸俗麻木的本质,表达了作者的极端厌恶之情。
4、“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结构上承上启下,呼应首句。
5、作者开篇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有何作用?
明确:①引出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描写;
②表达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③为下文离开东京认识藤野先生埋下伏笔;
④侧面烘托作者的爱国思想;
第二部分(4-35)
1、在去仙台途中,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方记得很清楚?
明确:“日暮里”取“日暮途穷”之意,触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水户”则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鲁迅敬仰其爱国精神。
两个地方作者不忘,表现其爱国精神。这也是鲁迅先生刻苦学习的动力源泉。语言含义深刻。
2、作者在仙台受到了哪些优待?写这些优待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受到了免交学费、几个职员还操心“我”的食宿的优待。
这些优待反映出日本人民的善良和友好,为藤野先生的出场做铺垫,正面衬托了藤野先生,也与下文少数“爱国青年”的举止形成鲜明对比。
3、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什么来解释的?你怎样理解?
明确:作者用“大概是物以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上语文第14课《水调歌头》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5课《故乡》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7课《孤独之旅》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9课《怀疑与学问》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1课《创造宣言》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2课《智取生辰纲》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3课《范进中举》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八上语文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0课《三峡》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1课《答谢中书书》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2课《与朱元思书》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3课《渡荆门送别》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3课《黄鹤楼》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3课《钱塘湖春行》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