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谢中书书》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代许多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把欣赏山水的乐趣凝于笔端,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望岳》,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今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 》,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品析鉴赏,感受作者写景之妙、文章章法之美。
3、领悟作者陶醉于山水美景的自得之情。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今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书法方面,工草隶,行书尤妙。此外,他对历算、地理、医药等也有一定研究。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
【背景链接】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
本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誉为“骈文双璧”。
【人物简介】
康乐: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18岁时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批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第一个以山水作为诗歌主要描写对象的诗人。他的诗歌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歌的形成。因此赢得了中国山水诗派开山鼻祖的称号。
【文体知识】
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方法引路】
怎么把握景物描写
(1)明确描写对象;
(2)描写对象有何特点;
(3)运用什么写法:①修辞手法 ②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③动静结合 ④虚实相生 ⑤白描手法 ⑥感官角度 ⑦观察角度⑧描写顺序……
(4)所抒情感:以景衬情:①以哀景衬哀情;②以乐景衬乐情;③以乐景衬哀情。
【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之:的 古来:自古以来
入:耸入 见:看见
交辉:交相辉映 青:青葱
时:季节 俱:都
晓:清晨 歇:消散
颓:坠落 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竞:争着 实:确实
欲界:人间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未复:不再 与:欣赏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话题。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了,猿、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整体把握】
1、有情感地朗读这篇短文,说说全文围绕哪个字写的,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围绕“美”字。描些了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
2、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并说说本文的结构方式。
明确: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 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景之美。
第三层(最后两句):感慨自然之美景。
结构方式:总分总。
【合作探究】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开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高峰入云”,仰视,极力描写山之高;“清流见底”,俯视,极力写出水之清。
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俯仰生姿,充满异彩、活力,境界清新,情味盎然。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上语文第14课《水调歌头》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5课《故乡》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7课《孤独之旅》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19课《怀疑与学问》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1课《创造宣言》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2课《智取生辰纲》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九上语文第23课《范进中举》精品实用高效课件.pptx
- 八上语文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2课《与朱元思书》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3课《渡荆门送别》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3课《黄鹤楼》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3课《钱塘湖春行》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3课《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3课《野望》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4课《背影》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5课《白杨礼赞》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 八上语文第16课《我为什么而活着》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