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固穷主题
南宋唐汉关于陶靖节先生诗集的评论(第109页):“元明诗中的意境稀疏而艰难。”的确,在陶渊明现存一百二十多首诗歌中,涉及“固穷”安贫这一主题的竟占三分之一强。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固穷’和‘安贫’的思想并不新鲜,但‘固穷’和‘安贫’主题却是新鲜的,在陶渊明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如此集中的写过。这也是他的独创。”(P117)但这一独创多年来似并不为学界所重,这不能不说是陶诗研究中的一个小小的缺憾。笔者以为,在物质高度繁荣,心灵日益荒漠化的今天,对陶渊明诗文中以贫傲世,固穷守志的伟大人格进行思考分析,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发展和自我完善,应该说是有特别意义的,很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 岩肉的贫困处境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渊明经历了几次仕与隐的反复之后,辞去彭泽县令,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田园故居,开始了长达二十三年躬耕自资的生活。在归田之初, 逃脱牢笼的喜悦,生活的相对安裕,邻里亲朋的纯朴交往,使他仿佛真的变成了一个飘逸的隐士,他确实因为“矰缴奚施,已卷安劳”而感受到“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归鸟》)的超脱与宁静,创作了像《归园田居》等一些表现超逸情怀的田园诗。可是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义熙四年的那场大火使诗人本不富裕的生活急转直下,“一宅无遗存,舫舟荫门前。”(《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家境日渐萧条。加上浔阳一带战乱不断,又频遭水旱风虫之灾,以致走断炊乞食,生活悲惨。可以说,贫困是对陶渊明晚年人生态度的最大考验,也是他内心始终处于焦灼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诗人坚持躬耕,并固执地认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劝农》),但要靠他自身的能力谋求一家人的温饱,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在诗里描写贫困生活的诗句几乎俯拾皆是。陶渊明集中那些“固穷”和“安贫”之作,也大多写于他的晚年, 真实反映了陶渊明苦闷、矛盾、挣扎、追求的心路历程。陶渊明晚年的思想心态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日益趋于平淡,相反,由于政治气候和生活处境诸方面因素,其心境较之中年显得更为激烈,他不仅写了如《拟古》、《述酒》、《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等一系列反映易代之悲的“金则怒目”式的作品,而且写了如《咏贫士》、《杂诗》(其中一部分)、《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岁暮和张常侍》、《有会而作》、《乞食》等表达固穷之志的诗文,突出表现了他以贫傲世, 固穷守志, 坚决维护贫者的尊严,与世俗决不妥协的人生态度。
晚年的陶渊明对贫困处境的描写,往往是非常具体而细微的。这和他中年时期的诗作鲜有直接渲染贫苦生活的情形形成相当鲜明的对照。也可以说,归隐前和归耕初期的陶诗主要写的是“本志”,表达的是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写到贫穷困苦,也多是和官场的黑暗相对照,用以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如:“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收获的喜悦和坚持理想躬耕而食的心安理得。但拼命劳作,却不能维持起码的温饱,这使诗人对自己的躬耕之路产生了怨叹:“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作于义熙十四年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这一时期困窘的景况和不无矛盾的心情:
天道幽且远, 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黾亻免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 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这是陶渊明对以往人生的一次带有疑虑的总结。他回顾了归耕以来,一家老小日愈困苦的生活, 其情调的悲苦远过于以往的作品。“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这种真实凄惨的情境超越千百年后的时空,依然让我们禁不住嘘唏感叹。诗人内心对天道不明和自己的命途多舛深有所感,老子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诗人“结发念善事,黾俛六九年”却遭遇如此,使他对天道提出了质疑,对身后之名,也更加淡然,“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饮酒诗》其十一)诗中没有了归田初期的悠然和欣悦,残酷的生存现实对诗人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们看到的是陶渊明内心的波涛汹涌、哀伤怛恻,听到的是一个不屑于羁绊而不得不孑然独处的遁世者生存艰辛的沉重哀叹,体现了正直守道的诗人的一片愤世情怀。诗中也没有了前期诗歌那种田园牧歌式的静穆之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十一节多分支选择if-elif 课后服务.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V7.6产品培训_财务_税务管理.pptx VIP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doc VIP
- 办公楼保洁项目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pdf VIP
- 卫生院职能部门对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与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成效.docx VIP
- 满足顾客需求培训(ppt 39页).ppt VIP
- 22S702 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图集.pdf VIP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十节 if-else条件语句 课后服务.ppt VIP
- 教学课件24 稀硝酸生产.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