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鼻窦炎模型的改进
慢性胃炎通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然而,我们可以直接从人体研究慢性胃炎,尤其是各种治疗干预措施对慢性胃炎后鼻粘膜毛的形态和功能的回归的影响,这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科学家使用动物模型研究慢性胃炎,并发展了各种慢性炎症模型的建模方法。但是,目前的几种主要建模方法,仍然存在不少尚待改进之处。本实验在比较几种传统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上颌窦口不完全堵塞+窦腔留置棉絮的改良建模方法,成功地建立了更接近人类慢性鼻窦炎病因及病理学特征的兔慢性鼻窦炎模型,为今后研究各种治疗干预手段,特别是评价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后鼻黏膜纤毛形态与功能转归的影响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慢性鼻窦炎的动物模型。
材料和方法
一、 不同给药大鼠窦口堵塞、注射细菌
体重1.5~3.0 kg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6只,雄雌不限。随机分成7组:即单纯细菌组(A组)、单纯窦口堵塞组(B组)、窦口堵塞+金黄色葡萄球菌组(C组)、窦口不完全堵塞+窦腔留置棉絮组(D组)、假手术Ⅰ、Ⅱ组(做同样的手术步骤,但不处理窦口及注射细菌,分别简称E、F组)和空白对照组(G组)。其中A~F组每组10只大白兔,G组6只大白兔。整个实验过程中,动物在标准环境下饲养,自由饮水、进食。
二、 细菌鉴定仪器
显微手术器械、LS-A型额灯、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美国梅里埃公司)、S-520/ISIS300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和XSZ-4显微电钻(上海光电仪器公司)等。
三、 细菌分离和鉴定
取门诊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穿刺冲洗液进行细菌培养,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分离筛选出单一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血平板上,置于培养箱中24 h,从血平板收集菌落,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麦氏单位的悬浊液备用。
四、 骨膜、皮肤活检活检
整个过程必须无菌操作。将兔鼻背正中的毛剪短、刮光。氯氨酮50 mg/kg肌肉注射麻醉,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术区浸润麻醉,沿鼻背正中线切一纵长切口,随机选取一侧上颌窦前壁,分离皮下组织及骨膜。后续的实验操作方法如下:①A、B、C、F组用显微电钻在上颌窦前壁钻开一直径大约4 mm的孔。用生理盐水冲洗窦腔,然后再将冲洗液提取作细菌培养。取少量棉絮通过上颌窦前壁所钻的小孔,严密堵塞窦口。判断窦口是否完全堵塞可从缝合后瘘口处皮肤判断,不完全堵塞者皮肤会随呼吸运动轻微起伏,完全堵塞者皮肤不会随呼吸运动起伏,而假手术组皮肤则大幅度起伏。用碘伏消毒手术创面。将骨膜、皮肤逐层缝合。②D、E组:用显微电钻在上颌窦前壁钻开一直径大约1.5 mm的孔。用生理盐水冲洗窦腔,然后再将冲洗液提取作细菌培养。取少量棉絮通过上颌窦前壁所钻的小孔,将其置放在窦口及窦腔里,不必完全堵塞窦口。将骨膜、皮肤逐层缝合。③术后第2天,A、C组用1 ml注射器抽取1 ml细菌悬浊液小心通过小孔注入窦腔内。④各组于42 d后在上述麻醉下再次打开术侧上颌窦腔,取窦腔分泌物作细菌分离培养,为了避免血液污染标本,动物全部切开颈动脉放血处死,完整取出上颌窦黏膜,分别制作常规光镜HE染色切片(每份标本2张切片,共132张)及黏膜扫描电镜标本,在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每个视野随机观察5个视野,取平均值)。
五、 统计处理
利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包,对检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作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 鼻窦其他杆菌感染鼻窦内的菌落
建模前所有大白兔的上颌窦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建模后上颌窦细菌培养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在感染鼻窦内还有其他3种杆菌,分别是多杀巴斯德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均为单一细菌(未行厌氧菌检查)。具体结果见表1。
二、 窦窦腔感染不同
从术后第3~5天起,B组60%(6只)、C组100%(10只)先后术侧上颌窦前壁隆起,红肿,结膜充血、水肿,溢泪,喷嚏,脓涕,脓肿先后溃烂、溢出白色黏稠脓液,骨质增生,骨赘形成,整个上颌窦窦腔原有结构被破坏,窦内积脓。第5天起D组100%(10只)先后出现脓涕、喷嚏、结膜水肿充血症状,但未出现窦内积脓,原有窦腔结构基本存在。术后第12天B组2只兔也出现脓涕、喷嚏症状,但未出现脓肿,原有窦腔结构基本存在。B、C、D组感染窦腔中均有多量白色黏稠脓液。A、E、F、G组中未感染兔均未见异常表现。
三、 中重度炎症表现
光镜下A、E、F、G组新西兰大白兔上颌窦黏膜由假复层纤毛上皮构成,排列整齐,少量腺体散在分布,偶见杯状细胞(图1)。B、C、D组术侧所有感染上颌窦者均呈中重度炎症表现(图2,3),黏膜上皮增生,纤毛紊乱,并有部分坏死、出血、小溃疡形成,可见大量杯状细胞,黏膜下纤维组织、腺体重度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骨质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