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中英文突发事件话题演化对比研究
?
?
1 引言
微博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自2006年Twitter问世以来,类似的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国家出现,由于其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裂变式传播等特点,微博迅速成为公众信息交流的新型平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截至2015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04亿,其中使用新浪微博的用户占69.4%[1];Twitter的活跃用户为3.16亿[2]。根据万瑞数据调研报告显示,在微博用户中,通过微博进行自我表达和讨论社会事件的人数超过了60%,通过微博了解和发布对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观点用户占96%[3],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博起着独特的传播作用。研究微博上重大新闻事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话题演化,可以辅助人们了解、管理与控制突发事件,国内外学者纷纷以新浪微博和Twitter为平台,研究突发事件的主题、人物等相关特征。
纵观现有研究与应用,我们发现鲜有针对某一特定突发事件的中英文微博差异研究。由于中英文存在文化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导致中文微博与Twitter上网络群体对待突发事件的讨论和交流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以新浪微博和Twitter这两种不同语种的微博平台为研究对象,从这两个平台上抓取H7N9禽流感事件中英文语料,使用主题模型的方法抽取候选话题,对候选话题聚类确定更为合适的话题数,然后再次使用主题模型的方法进行话题建模以确定最终话题,在此基础上计算主题相似度和热度,完成中英文H7N9话题演化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新浪微博和Twitter在话题数目、话题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对新浪微博和Twitter上H7N9禽流感事件话题演化的可视化可以呈现出话题的新生、延续、消亡和孤立以及话题内容随时间的变化。
2 相关研究工作概述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代表和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平台,微博广受学界关注[4-10]。
话题的演化反映了一个新闻话题从提出、发展、衰亡到结束的过程。2010年,单斌等人[11]根据引入时间方式的不同,总结了三种不同的演化方法:(1)将时间作为可观测变量结合到LDA模型中;(2)在整个文本集合上用LDA模型生成话题,然后按文本的时间信息,根据话题后验离散地分析话题随时间的演化;(3)将文本集合先按一定时间粒度离散到相应的时间窗口,在每个窗口上运用LDA模型来获取演化。
国内外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话题检测及追踪,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比如:
2009年,Sayyadi等人[12]提出了基于关键词共现的事件检测算法,用以分析事件和追踪事件的发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2010年,Ramage等人[13]用半监督的Labeled LDA对Twitter上一周的数据进行实验,将话题分为物质类、状态类、风格类和社交类四种类型,分析了四种话题的强度差异。Sakaki等人[14]把Twitter用户当做社会传感器,对微博根据关键词、词频和上下文等特征进行分类,借助Twitter的实时性,检测实时目标事件。
2011年,高田[15]以从国内各门户网站收集的“香港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旅游突发事件相关的Web文档为实验数据,对此事件进行了主题追踪的研究。同年,Zhao等人[16]比较了Twitter和New York Times上话题的类型,将话题分为事件型、实体型和持续型三种类型,从分布、内容、覆盖程度、转发程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话题在两种媒体上的差异。
2012年,Li等人[17]提出了一个基于Twitter事件检测分析系统(TEDAS),检测新事件、分析事件的时空模式以及识别事件的重要性。同年,Hu等人[18]提出了联合贝叶斯模型,在同一个框架内执行主题模型和事件分割,以2011年5月19日奥巴马中东演讲和2011年9月7日共和党初选辩论两个事件的微博数据集为实验数据,对该模该模型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估。
2013年,Abdelhaq等人[19]开研发了Even-Tweet系统,根据用户所发微博及其时空信息,检测当地实时事件以及跟踪事件随时间的演化,并以欧洲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微博为实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同年,赵克[20]以腾讯微博平台上“北京暴雨”和“八宝矿难”两个突发事件为例,通过基于主题词共现网络的突发事件子话题挖掘方法,挖掘突发事件中隐含的舆论焦点子话题。
2014年,周振宇和李芳[21]选取新浪新闻和新浪微博两个平台上“小悦悦”、“金正日”、“华尔街”、“天宫一号”四个不同种类的事件的语料集,从话题关注度、词汇差异度、话题演化度三个方面对两种媒体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同年,张玥等人[22]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为比较平台,以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