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行本《论语》辨析
《论语》在中国传统学者眼中的地位是极其崇高的。如果作一个类比的话,《论语》在古代人的学习内容中,其重要性颇像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专业基础课或公共必修课。其实还在《论语》文本写定之前,在先秦诸子的视野中,孔子的言论行迹就早已被广泛征引和评论。当然,《论语》结集成书之后11,它更成为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迹的权威著作。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学术自宋为界大体分为前后两期并将前期笼统地称为五经时期、后期概括地叫做四书时期可以成立的话,那么《论语》无论在前期还是在后期,其核心地位是始终不曾动摇的22。然而,地位不可动摇,是否就意味着句句都是真理呢?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正如金春峰所言:“赫赫之如孔子,虽曾被尊到至圣先师的地位上,不是也并没有掩盖得住其思想中固有的某些理论混杂和逻辑紊乱吗?”事实也确实如此。作为经典的儒家基础载籍《论语》,除了在汉儒那里基本上没有受到怀疑之外,在后来的中国学术中,它几乎都遭遇了或多或少的质疑。甚至在将它固定在《四书》崇高位置上的朱熹那里,它也不是神圣得无可挑剔,这可以从朱子的《四书集注》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对《论语》及孔子与孔门事迹提出全面质疑并发出全方位挑战的,始于清代的崔述并以崔氏为典型代表33。接下来还有晚清的俞樾和后来的“五四”诸子,当然今人的工作就更不必列举了。汉儒那种注不驳经、依经立义的藩篱既已破除,作为经典存在的《论语》,才可能成为客观研究的对象。经典如果到了无可置疑乃至不容质疑的地步,它的生命力恐怕也就结束了。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笔者不揣浅陋,略述《论语》若干疑义如次,敬祈方家教正。
一、 第一,“清,思无邪,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不来也。”
陆九渊说:“《论语》中多有无头柄的说话……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按所谓“无头柄的说话”,某以为即是指逻辑不通者而言。又《论语集注·读论语孟子法》:“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故知文本解读之重要,于贯通“圣人之意”实必不可缺。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学而》)
按:“不重则不威”通;“学则不固”不通且不完整。一个人神色庄重、态度郑重,才有威仪、威风。《论语》中句式相同而又紧挨着的句子很多,它们在意思上或有关联而递近,或无关联而并列。此处两句显然是并列关系,那么,“学”前当失一“不”字,即是不学则不固。是说一个人不学习,知识就不会稳固。
萧民元认为“‘学则不固’里面应该有一个逗点,即‘学,则不固’。这就是说,君子从事于学,就不会犯‘固’的毛病了。”萧氏尽管发现了问题,但释“固”为“勿固、勿意”之“固”,乃郢书燕说,不知所云。
陈澧曰:“然则学之当重而固也。”此言“学之当重而固”,依此,必是不学则不固也。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朱熹《论语集注》“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按:朱子之意是,如果用其中一句话来概括诗三百篇的中心意思,就是《鲁颂·駉篇》中的“思无邪”这三个字。此解甚确!一般人皆认为“思无邪”是孔子谈诗之功用和目的,此说为多数人所认同,参之朱注,实不足取。
萧民元说:“千百年来的解释,都解成孔子说:三百篇诗的总评,可以用一句话来涵盖,就是‘没有邪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是孔子在总评三百诗篇的内容,而是在说他选诗的标准。”萧氏之解,不无道理,可备一说。
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按:依逻辑与道理言,贫与贱,既是人之所恶,故人人不愿得,则后一“得”应为“失”;就文义与句式言,两句既是反义对比,则后一“得”必为“失”方妥。
《泰伯》“邦有道,贫且贱,耻也。邦无道,富且贵,耻也。”邦有道而贫且贱,此“贫且贱”,则是不以其有道而失之,所耻者,贫贱不去也。邦无道而富且贵,此“富且贵”,当是以无道得之,亦即朱子集注所云“不当得而得之”,因耻之,故不处也。
《述而》“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者,“不以其道得之”也;“如浮云”,故“不处也”。
《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穷”即是贫与贱;“固穷”,乃是固守其穷,亦即不以其道失之,不去也。
《论语集解》中孔安国解释上句说:“不以其道得富贵,则仁者不处。”何晏解释下句说:“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则此不以其道而得之,虽是人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名词解释(中英).docx VIP
- 3我多想去看看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统编版(2024)一年级语文下册.pptx VIP
- 胆囊炎胆囊结石诊疗指南.docx VIP
- 中英版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廊坊临空经济区全球产业发布20200120.pptx VIP
-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 【高中地理】学科模拟卷(三).pdf VIP
- SJ 30000.1-2021 军工行业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总则.docx
- 【初中美术】学科模拟卷(三)答案.pdf VIP
- 委托加工生产合同书(合同范本).docx VIP
- 河北-2012定额【文件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