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达克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达克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研究 拉达克是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东部,以及中国西藏西部和西部的首府。以雷城(leh)为中心,柳城是印度称为小西藏的首府。大约52%的人口相信藏传佛教。居民主要种植青云和蔬菜,并以养牛场为诱饵。由于水资源稀缺, 人口多集中于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19世纪之前, 拉达克还是中国西藏阿里地区的一部分。在汉文古籍里, 西藏阿里地区被称为“羊同”, 也称“象雄”或者“香雄”。 作为藏传佛教影响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达克存在藏传佛教所有建筑类型:石窟寺院、山顶寺院、单体佛殿和簌堵坡, 也存在体现政教合一政治制度文化的宗山和宫殿。总体上说, 在喜马拉雅藏传佛教文化圈内, 拉达克的藏传佛教寺院在建筑类型、选址、布局、装饰艺术等方面与西藏寺院形制最为接近。但是, 由于拉达克位于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核心地带, 自古受中亚和印度文化双重影响, 其建筑装饰细部与西藏还是有所区别, 留存一定量的中亚、克什米尔以及印度风格, 也表现出西藏与汉地佛教寺院装饰艺术的混合。从建筑史与文化史角度探讨拉达克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特征, 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藏传佛教文化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影响。 一、 西藏与拉达克地区的藏传佛教 据文献记载, 拉达克在公元7世纪时曾遭遇过吐蕃王朝的攻伐。公元11世纪时, 吐蕃王朝分裂, 王室中的一支 (斡松王系) 迁到拉达克, 其后裔日巴衮以列城为中心, 建立了拉达克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16世纪初期, 古格王与拉达克王和亲, 将女儿嫁给拉达克王。16世纪时, 拉达克受到莫卧尔帝国的侵扰, 一度成为其藩属。17世纪中期, 拉达克王德雷南杰以主巴噶举派喇嘛为国师, 与当时的布鲁克巴 (不丹) 关系甚好。《颇罗鼐》传中提到:1679年时, 蒙藏联军统帅噶丹才旺应噶举派高僧纳若达巴的请求, 接见了拉达克王, 并将列城、毗突、尺塞等7个宗和庄园赠与他。 (P120)直到19世纪30年代之前, 拉达克依然处于清朝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当时的驻藏大臣惠显曾奏报:“该处 (拉达克) 向与西藏通好, 隔一两年差人来藏, 向达赖喇嘛呈送布施;遇有与西藏交涉事件, 俱禀明驻藏大臣请示办理。” (P139)1834年之后, 克什米尔大公古拉伯·辛格武力占领了拉达克, 拉达克王被囚禁。在克什米尔沦为英国藩属之后, 英国殖民主义者单方面进行了西藏与拉达克的划界, 但这一划界一直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 拉达克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之上,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古就是连接印度与中国新疆南部、西藏和中亚贸易路线上的重要一站。直到19世纪, 从新疆喀什、叶尔羌运往印度的茶叶、丝绸、金银和马匹, 多半是通过喀喇昆仑山口到达列城, 然后再销售到印度平原的。而印度运往新疆的鸦片、皮革、香料, 也要通过拉达克的古老商路。另外, 拉达克还是西藏与印度旁遮普、克什米尔贸易的中转站。每年有大量的西藏羊毛、茶砖、盐等物资通过拉达克进入克什米尔。当时闻名世界的开司米 (克什米尔) 围巾, 其实是用产自西藏的羊绒加工而成的。17-18世纪期间, 拉达克每年都派遣一个称为“洛恰 (意思为年贡) ”的代表团, 途径锡金噶达克 (Gartok) 到拉萨进贡, 西藏地方政府则派出以达赖喇嘛的商官为首的贸易使团, 称为“恰巴 (意思为茶使) ”, 带着茶砖到列城进行贸易, 并带回印度和欧洲的丝织品和工艺品, 史书上称之为“年贡公商”。 拉达克史上与西藏的渊源关系, 更多表现为共同的宗教信仰。印度佛教最早可能是在贵霜王朝时期 (公元25-250) 就传到了克什米尔, 传说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废佛时, 有几位吐蕃高僧用牲畜驮经书逃到羊同。10世纪后期, 古格国王曾经资助多名僧人到迦湿米逻 (今克什米尔) 学经, 著名译师仁青桑布就是其中之一。西藏西部和拉达克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 几乎都与他的事迹有关。1042年, 古格国王重金迎请摩羯陀超岩寺 (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 高僧阿底峡到托林寺讲法。阿底峡在藏地传法历时共12年, 为藏传佛教的最终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藏传佛教大约在公元11世纪从附近的古格王国传入拉达克。最先传入拉达克的是宁玛派教义, 目前拉达克可考证最早的藏传佛教寺院喇嘛玉如寺 (lamayuru) , 相传是玛尔巴的老师选址修建的。到公元15世纪, 拉达克王接受了格鲁派教义, 著名的斯匹特克 (Spituk) 和提克塞 (Tikse) 寺等, 均修建于17世纪之后。 二、 拉达克藏传佛教寺庙的建筑特征 (一) 寺院平面布局 拉达克藏传佛教寺院分为平地寺院和山顶寺院两种。作为信仰与权利中心, 山顶寺院大多为建立在贸易路线上的堡寨式寺院。耸立在山岩之上的寺院中心建筑高为6到7层, 面向山下。寺院主要建筑均从山顶开始修筑, 然后逐步向山坡下延伸。山下通常分布平民住宅, 他们大多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